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卡氏耳葉苔

中文學名:卡氏耳葉苔

界:植物界

門:苔蘚植物門

綱:苔綱

目:葉苔目

科:耳葉苔科

屬:耳葉苔屬

種:卡氏耳葉苔

卡氏耳葉苔(kǎ shì ěr yè tái),學名 Frullania kashyapii Verd.,是苔蘚植物門苔綱的一種植物。它的植物體大,緊貼樹皮生長,深棕色或紅棕色。莖匍匐,不規則羽狀分枝,側葉緊密覆瓦狀排列;背瓣寬卵形,腹瓣非常大,緊貼莖着生,腹葉緊靠,貼於莖,近圓形或圓腎形,葉細胞圓形或長圓形,壁節狀加厚,漸向基部三角體變大,棕色,產於貢山獨龍江。分布於廣東。中國特有種。 [1]

目錄

卡氏耳葉苔形態特徵

它的植物體大,緊貼樹皮生長,深棕色或紅棕色。 莖匍匐,不規則羽狀分枝,長2—3厘米,直徑約0.2毫米,連葉寬1.9—2.3毫米,分枝短而擴展。

側葉緊密覆瓦狀排列;背瓣寬卵形,內凹,長1.3—1.4毫米,寬1.1—1.2毫米,頂端圓形,強烈內卷,基部兩側不對稱,背側具圓舌形下延裂片,腹側不下延或稍下延;

腹瓣非常大,緊貼莖着生,不對稱扁盔形,寬大於長,長0.23—0.25毫米,寬0.45—0.46毫米,強烈向下彎曲,具內彎的喙;

副體披針形,基部4—5個細胞寬,頂端具4—5個細胞長的尖;腹葉緊靠,貼於莖,近圓形或圓腎形,長0.55—0.59毫米,寬0.6—0.63毫米,頂端寬鈍,邊緣平展,基部近橫生。

葉細胞圓形或長圓形,壁節狀加厚,漸向基部三角體變大,棕色,近於透明,邊緣細胞15—18×13—15微米,基部細胞36—44×15—23微米。未見蒴萼。[2]

卡氏耳葉苔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900米林下樹皮上。[3]

卡氏耳葉苔分布範圍

卡氏耳葉苔產於貢山獨龍江。分布於廣東。中國特有種。 [4]

參考來源

  1. 卡氏耳葉苔, 植物智, 2020-01-18
  2. 卡氏耳葉苔 Frullania kashyapii 卡氏耳葉苔 分類信息 形態特徵 生態習性 功用價值 物種保護 DNA序列 分類樹 植物標本 名稱分類 Sp2000 CN(2020) 植物志 中國植物志 (FRPS) Flo...
  3. kashyapii Verd. 卡氏耳葉苔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2-07-24
  4. 耳葉苔屬 - 多識植物百科 42b. 小型鹿兒島耳葉苔 (亞種) Frullania kagoshimensis subsp. minor Kamim. 43. 卡氏耳葉苔 Frullania kashyapii Verd. 44. 鞭枝耳葉苔 Frullania kopo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