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夫卡談話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卡夫卡談話錄》,作者: [奧] 卡夫卡 口述 / [捷] 古斯塔夫·雅諾施 記述,出版社: 灕江出版社,原作名: Gespräche mit Kafka: Aufzeichnungen und Erinnerungen,譯者: 趙登榮,出版年: 2021-4-1,頁數: 288,定價: 48.00,裝幀: 精裝,ISBN: 9787540788995。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卡夫卡的忘年交雅諾施記述的卡夫卡談話錄。雅諾施比卡夫卡小二十歲,是其同事的兒子,經常去卡氏就職的布拉格勞工工傷保險公司探訪他。卡夫卡作為「相當富有的父母的唯一的兒子」和公司法律處處長,一輩子生活在威壓當中,其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專橫如暴君,對唯一倖存的長子卡夫卡寄予了莫大的希望,甚至逼其大學時放棄酷愛的文學專業,改修法律,影響籠罩其一生。

「富二代」的身不由己和小職員生涯的萬般無奈,令表面的卡夫卡之下頑強生長着一個文學的卡夫卡。本書談話發生的時間是在1920年3月底雅諾施初次拜訪卡夫卡和1922年7月初卡夫卡退休離開保險公司去療養之間。兩年多的時間裡,無數次工間休息見縫插針的聚談,或是漫步在布拉格老城環形道的邊走邊聊,見證了晚年卡夫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藝術觀,從中可以看到這位貌不驚人的鬼才的許多真知灼見和思想火花。談話的即興式和交流的無拘束,決定了本書「思想罐頭」式的什錦麵貌和濃縮程度,為卡夫卡的思想風貌和性格特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參照和佐證,並成為人們現在引用卡夫卡一些著名觀點的重要出處。

作者介紹

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奧地利德語小說家,猶太人。「現代主義文學之父」。生前比較寂寞,逝後才為世界所驚覺,從而贏得盛名。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

古斯塔夫·雅諾施(Gustav Janouch,1903—1968),1903年生於多瑙河支流德拉瓦河畔的馬爾堡(1918年歸南斯拉夫,名為馬里博爾,今屬斯洛文尼亞,臨近奧地利),在布拉格長大,先後在布拉格、埃爾博根和維也納上大學。他創作輕音樂,著有以音樂和音樂家為題材的圖書多種,因而在家鄉頗享盛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積極參與反法西斯鬥爭。1968年在布拉格逝世。

趙登榮,北京大學德語系教授、資深翻譯家,曾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副主任、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德語組組長等。主要譯著有《井中男孩》《荒原狼》《保護網下》《悲劇的誕生》《致親愛的母親》及《海涅全集》第九卷、卡夫卡短篇小說等

與其他文學樣式[1]相比,小說容量較大,它可以細緻的展現人物性格命運,可以表現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2],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文學作品的四大樣式,天奇教育,2019-08-26
  2. 小說中的矛盾表現,童鞋會,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