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內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報佳音書店 的圖片

卡內爾(1919~67),外文名:Carnell, Edward John ,是美國福音派教會的護教士(Apologist147,Apollinarianism)。

護教士[1](英語:Apologist),是活躍於2世紀的基督著述家,是對基督教教義具影響力的教父。護教士視基督教是哲學[2],其職責可分為辯護、駁斥、建設。護教士以口說或文件著作方式進行辯護(Apologia)。早期基督教神學家哲學家

人物簡介

卡內爾是二十世紀中葉美國福音派一個重要人物,以一種理性的及準確的方法來解釋福音派(Evangelical428,Evangelical Theology)思想。他着有好幾本書解釋祁克果(Kierkegaard683,Kierkegaard ,Sφ●ren Aabye;fThe Burden of Sqren Kierkegaard, Grand Rapids, MI, 1965),和賴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853,Niebuhr, Reinhold 賴荷.尼布爾; The Theology of Reinhold Niebuhr, Grand Rapids, MI, 1951),以及三本頗具影響力的護教學(Apologetics148,Apologetics)書籍。第一本是《基督教護教學導論》(An l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Apologetics, Grand Rapids, MI, 1948),卡內爾提出一種「有系統的一致性」(意思是「順服非矛盾之律」,以及順應「我們經驗的整體性」),他認為這是試驗真理的準則。他指出基督教的世界觀能通過這種考驗,但其它宗教的世界觀就不能。

《基督教宗教哲學》(A Philosophy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Grand Rapids, MI, 1952)是本於作者早期的書而向前推展的,他提出以「價值」(「價值論」,axiology)作測試準則。卡內爾檢視了「一套典型的價值選擇」,是人可以為之生,為之死者。在每一宗個案,他提出理由指出,為什麼我們要「從低層次向上推進至高層次」。他說,物慾及享樂都是「低層次的需要」;就連高層次的知識追求,對人及對次等神的忠貞,也不能給人終極的滿足;這種滿足只能在耶穌基督內才能尋獲。

《基督徒的委身》(Christian Commitment, New York, 1957)的理據,不是理性或價值論的,而是道德上的。卡內爾提出「第三種求知的途徑」,前二種是由相遇而知,和由推論而知;第三種求知途徑,卻是「透過道德上的自我接納而得的知識」,這是一種以真理為誠實(rectitude)的知識,這種知識與求知者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亦包括求知者與神在內的知識。人能自己獲得這種知識嗎?卡內爾認為不能,人的道德若不先被革新,他就不可能對己、對人及對神誠實。

卡內爾第三本護教學,是以「對神具法理的感情」,及對自己謙卑為理據,他認為只有這樣,人才能認識真理之源,及神的本體。

參考文獻

  1. 問-古代基督教有哪些主要護教士-,謀略學,2021-04-02
  2. 哲學:世界觀的理論形態,豆丁網,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