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卞少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卞少之青年油畫家,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簡歷

1984年11月10日生於江蘇省南京市,自幼學習繪畫。

2003-2007本科 專業分加文化分第一名進入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學習

2007 隨油畫家徐明華教授和高柏年教授赴俄羅斯莫斯科師範大學進修駐學

2007-2010研究生保送為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西畫專業研究生,師從著名油畫家、教育家徐明華教授和張五力教授。畢業後留校任教。

現任教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

個展

2009 在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展廳成功舉辦「卞少之本碩6年作品匯報展」

獲獎2011 作品《流淌的思緒》獲「第六屆江蘇省水彩·粉畫作品展覽」優秀獎

2009 作品《築路》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江蘇省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

2010 研究生畢業創作《哈薩克族老人吉瑪》被評為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學院獎並留校收藏

2008 作品《收穫》獲得江蘇省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專業組一等獎

2008 作品《舞女》獲第二屆江蘇省美協新人美術作品展佳作獎

2007 本科畢業創作《集市》被評為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最高榮譽學院獎並留校收藏

2006 作品《遠眺》被評為"新力量7080年代生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優秀作品獎

群展

2012 作品《溫暖的早晨》入選第八屆江蘇省油畫展

2011 作品《塔吉克族老人吉瑪》參加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大展

2011 作品《秋雨》入選首屆江蘇省粉畫作品展覽

2010 作品《陰天的小路》入選江蘇省第七屆油畫展暨小幅油畫研究展

2008 作品《信徒之歌》入選紀念江蘇省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美術書法大展

2007 作品《集市》入選吳韻漢風----第六屆江蘇省油畫展

2007 作品《靈谷寺》和《莫愁湖》參加金陵48景風景展


發表文章

《兩江師範學堂圖畫手工科歷史研究——向南京師範大學建校110周年獻禮》《文教資料》2012年第12期

《當今形勢下本科油畫教學法新探》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年第4期

成長曆程

卞少之生長於具有濃厚書畫氛圍的家庭環境。初中開始系統的學習繪畫。2003年9月以文化加專業統考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踏入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有幸的是,在這四年的本科學習中,繪畫系幾乎所有老師都教授過他,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使他受益非常。2007年,跟隨油畫家徐明華教授、高柏年教授等老師赴俄羅斯參觀寫生,那是他永生難忘的記憶。在俄羅斯的大地上,他們參觀了藏品極其豐富的博物館,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了世界最頂尖的油畫,極大的開闊了眼界。同年9月,因文化和專業成績優異,被保送為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油畫方向研究生,拜著名油畫家、教育家張五力教授為導師,同時,也是徐明華先生受美院特聘擔任研究生導師後,接收的第一位學生。這對卞少之專業的發展、學術的提高乃至人格的修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本碩7年的時間裡他刻苦鑽研繪畫,於2009年9月在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展廳舉辦「卞少之本碩6年作品匯報展」。

畢業後卞少之留校任教。

藝術觀念

對於繪畫,卞少之老師覺得只要方法得當,眼光始終要放在最高的層次上,再加上後天的勤奮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西方油畫高妙境地的。他特別重視素描,他說:「畫畫實際上就是解決問題」。而素描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基本方式。在漫長的繪畫過程中,畫家們往往太糾結於具體的技法和所謂的想法,而忽略了繪畫本身應該反應的美與精神。卞少之認為繪畫跟音樂、詩歌、散文一樣,是對日常生活的概括和提煉,然後表達出來,而表達的方式就是風格、樣式、流派。有人對選擇什麼樣的風格和流派非常的苦惱,他覺得這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要能夠理解人類的美----不管是悲傷、痛苦、高興、愉快,都是人類最基本的表達和感情方式,這裡面蘊含了全人類共有的「美」,這種「美」是永恆的,而不是某一地某一時風行的某種特立獨行的畫派或譁眾取寵的風格。凡是能夠很好的表達出這種人類「美」的作品,都是永恆的。卞少之特別喜歡古典音樂,在給學生上課時常常用音樂來打比喻,音樂反過來也影響了他的繪畫,讓他更純粹,更凝練,他曾說過概括和凝練方面的一個例子,像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開篇是一個人在測量,這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事情,而莫扎特通過對人們動作和言語的概括、提煉,最後表達出來,這一普通場景就能讓你感受到人類的美。繪畫亦是如此。

卞少之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來闡述素描的理解、整體的關係:

「如果說高中時我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具體的表達,那麼大學和研究生時我所有的困惑是希望老師幫助我理解對象,理解素描,因為理解之後,表達只是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事情。素描真正的難點在於理解。不能痴迷於表面的技巧而總是不深入到真正的本質中去。而這個本質,真的就是「解決問題」。去掉一切花哨的、表面的東西,剩下的內核高度凝練、高度統一。如同音樂,靡靡之音雜碎,空泛,單薄,徒有表面而無內核;古典音樂純粹,每一個音符都不可缺,你能夠感覺到厚重的、澎湃的感情被偉大的作曲家高度凝壓在一根鋼絲繩上,拿捏精確到位,似乎走的又很輕鬆,真誠坦率,那種境界即是大師的境界。」

卞少之認為不管外界怎樣,他都保持住自己的內心,不隨波逐流和心浮氣躁,要有主見。他說:「對繪畫的摯愛真情始終不渝,這將引領我沉下去追尋勢所必然的大象境界」。[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