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博托·施特勞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博托·施特勞斯

博托·斯特勞斯(BothoStrauB)1944年生於德國瑙姆堡,曾在科隆和慕尼黑學習日耳曼語言文學、社會學和戲劇史,德國著名劇作家;1976年他上演的第一部自己的作品《臆病患者》是其創作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先在《今日戲劇》雜誌擔任編輯並撰寫劇評,作為劇作家引起文壇關注之前,就被稱作敏銳的知識分子和批評家。主要作品有《疑心病患者》《熟悉的面孔,複雜的感情》等,並獲得多種文學獎如;席勒獎、畢希納獎、萊辛獎等。

基本介紹

出生於1944年的博托 · 斯特勞斯(Botho Strauss)是當今德國有影響力的劇作家。現居住柏林。他的作品從語言運用到結構和表現方式都帶着後現代性的痕跡,內容上具有社會和時代批判性,受到國內外觀眾和劇評家的普遍關注,也是文學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他關於托馬斯·曼和戲劇的博士論文雖然未能最終完成,但是科班經歷給了他理論上的沉澱和銳氣,大學期間他還在慕尼黑市內劇院擔任群眾演員,加上之后豐富的舞台實踐使他不拘泥於文字,賦予表演、舞美和燈光言說的表現力。1970年至1975年他在西柏林的彼得·斯坦話劇院擔任編劇,參與了一系列劇作的翻譯和重新編排,包括易卜生的《培爾·金特》、克萊斯特的《洪堡王子》、高爾基的<避暑客>等.從此博托·斯特勞斯就開始了筆耕不輟的創作,德國百分之六十的大學裡設有關於斯特勞斯的課程,他的作品是許多德國和國外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斯特勞斯除了戲劇作品,也寫小說、散文、詩歌以及劇評,他對文學藝術和社會、政治文化的見解帶有許多批判性,經常引起爭論。

主要作品

《疑心病患者》、《熟悉的面孔,複雜的感情》、《瑪蓮娜的妹妹》、《重逢三部曲》、《大與小》、《獻詞》、《流言》、《卡爾德威 · 滑稽劇》、《雙雙對對,行人》、《公園》、《年輕人》、《女導遊》、《結合美學與政治事件的思考——論戲劇》、《沒人不一樣》、《訪客》、《模糊的碎片》、《隔絕》、《安吉拉的衣服》、《無始無終——關於點和線的思考》、《膨脹的山羊之歌》、《居住、黃昏、謊言》、《伊薩卡島》、《複製者的錯誤》、《遺忘之吻》、《反抗二手世界——論在場美學》、《羅德的幻想》、《粒子》、《今晚小丑和他的妻子在潘孔梅蒂亞》、《意外歸來》、《與艾麗斯度過的那一夜》、《底下踮着腳尖站的人》等。

作品特點

斯特勞斯的作品因其抽象和艱澀而往往使讀者和觀眾不知所措,然而人們總是能夠從他的作品中讀出與時代息息相關的問題。斯特勞斯的大多數劇作,沒有完整性,沒有結構中心,沒有情節的直線發展,各種事件和觀點無序地糾纏在一起,理性似乎完全不存在。時間、空間和人物都不確切,同一幕中,時間時而是當前,時而是過去,地點時而在此,時而在彼。事件和對話轉換快速,毫無連續性,然而又似乎有關聯。已經死去的人物在下一幕又出現,死者甚至從彼岸打來電話,極盡荒誕離奇之能事。在同一幕中,當前的事件與過去的事件夾雜發生,同一人物可以以少女、婦人和老婦的身份出現。對話有時像是獨白,人物的語言交流往往彼此擦身而過。這些手法,都幫助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對文化、社會和當代人生存的思考。斯特勞斯是用另類的圖像描寫了現實社會的現象。

主要成就

斯特勞斯曾獲得各種重要文學獎,1977年獲得席勒獎,1989年獲畢希納獎,2001年獲萊辛獎。

社會評價

對於博托 · 斯特勞斯的作品,著名雜誌《外國文藝》評價說,如果從社會批判和反思的角度解讀斯特勞斯的作品,可以發現,生存於當代消費社會的人變得越來越遲鈍,思考和感受能力也越來越差,人正在成為對歷史和現狀無知無覺的失憶之人,成為無思想無特性的人,成為不知快樂為何物的人。斯特勞斯的作品,是對於當代人的當頭棒喝,即使不能起到改變現狀的作用,也至少能夠引發人們思考。 根據德國文學批評家們的看法以及讀者的普遍反映,博托·施特勞斯不僅是德國文壇近三十年來最有聲望,而且也是最具才情的作家。除了老資格的文學前輩之外,他被稱為當代德國文壇最著名的純文學作家。施特勞斯試圖尋求社會批評與藝術形式之間的互動關係。在他看來,文學藝術玩世不恭地滿足了人們高尚的審美需要,但同時也使人們迷失在簡單的感官愉悅之中。施特勞斯的這一論斷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也同樣得到了證實。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