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陽漢畫像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陽漢畫像石

南陽漢代畫像石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中國的文物考古學專家發現,並認定其為漢代遺物

基本內容

中文名:南陽漢畫像石

時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性質:古物

特徵:圖案和文字

出土

1931年夏,雨季,南陽連日暴雨傾盆,白河水位暴漲,衝上堤岸,沒想到在南陽城西南18里草店村附近,衝出一座漢墓,墓中的文物被盜搶一空,只剩下搬不動的墓石,後來有學者下到墓中,發現這些搬不動的墓石上刻有許多圖案和文字,沒想到這一發現,打開了兩千年前漢代的生活全景圖。

在其後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不知有多少座漢代畫像石墓被盜掘和拆毀。漢代畫像石在出土後,或被移作別用,或被散落荒郊野外。明清南陽城牆的基礎中,也使用了大量的漢代畫像石,因當時無人知其為漢代畫像石,便誤以為是神仙造化的古景,南陽市方城縣的博望橋,建於明代橋身上有近百餘塊畫像石,備用作橋的基石砌在橋下。傳說中的「石人大睡覺」,就是指橫砌於橋基上的人物畫像石。

南陽漢代畫像石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中國的文物考古學專家發現,並認定其為漢代遺物,出自漢代古墓。

歷史背景

環境:南陽位於河南省的西南部,地處漢水流域,東、北、西三面環山,是一個扇形盆地。這裡河流縱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秦時在此設置南陽郡。西漢時,南陽郡因其所處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物產資源而成為農業和手工業極為發達的地區,南陽的冶鐵業在漢代尤為著名,當時的冶鐵技術已達到很高的水平,隨着冶鐵業的發展,鐵製工具的質量及數量不斷提高,為農業、手工業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必然帶來商業的繁榮。從而使南陽郡治宛城在西漢時就已成為全國著名的五大商業都市之一,並享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內」的美譽。

喪葬觀念:正是南陽一帶經濟的日益富庶,才使其成為漢代大貴族依附和寄食的地方。西漢時就有不少王侯被分封在南陽,東漢王朝建立後,宛城又成為京城洛陽的陪都。因此,南陽更成為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們的雲集之地。漢代普遍盛行「靈魂不滅,視死如生」的喪葬觀念,因此,那些盤踞在南陽一帶的眾多貴族官僚們便將墳墓建得像生前陽宅一樣豪華氣派。

畫像石墓:就連一些不太富足的中下層地主,商人也不惜傾其家產對其父母實行厚葬,企圖以此舉博得孝名,從而達到躋身仕途,升官發財的功利目的。於是,南陽一帶便出現了大量豪華堅固的畫像石墓。

漢代畫像石墓出土最集中的是在南陽市的臥龍區和唐河、方城、鄧州縣內。南陽發現的漢畫像石墓雖然同屬於兩漢時代,但也存在時間早晚的差異,最早在西漢昭宣時期,最晚在東漢晚期。在南陽地區先後發掘了四十多座漢畫像石墓,後來文物考古工作者經過多次的文物普查,還發現了大量散存的漢代畫像石。南陽市漢畫像館已收藏漢代畫像石2000餘塊,成為全國藏品最多的漢代石刻藝術博物館。

南陽漢畫像石的出土量很大,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涵蓋了漢代社會的各個方面,就像漢代社會的一面鏡子,因此漢畫館根據畫像石所反映的不同主題,按畫面內容分廳分類進行展出,依次為:生產勞動、建築藝術、歷史故事、社會生活、天文與神話、角牴、舞樂百戲及祥瑞升仙八大部分,從不同層面反映漢代的社會生活狀態。

和諧意蘊

漢代南陽畫匠、工匠以樸素的觀,把對自然萬物和諧共存的體認、追求,進行了情感化的描述和呈現:同源、同本、同類的自然萬物皆秉承天地之氣以生,一切物體都處於或應該處於一種美妙、和諧、自在的狀態,從而組成有節奏的生命律動,和諧地存在。南陽漢畫像石的畫面意境都體現着和諧的特徵。主要表現在:

1.獸與獸的和諧。在南陽漢畫像石中,自然界的動物及想象出來的動物很多:龍與虎、虎與熊、牛與象、象與鳳等,這些不同類別、不同性格的動物出現在一處。它們雖多表現為爭鬥與運動場面,但在古人的心中,它們或具有祥瑞之意,或和祭祀有關,或寄託着人們鎮守自然疆域、保佑人類安泰的期望,或與避邪求福有關。因而畫面之上,均以祥雲繚繞,呈現出祥和、溫潤的情趣,體現了一種相互之間的共生依存、共同協作的關係。如南陽市白灘出土的樓閣立柱的外側,左邊刻有青龍,右邊刻有白虎,共同為主人把守着一方平安。

2.人與獸的和諧。南陽畫像石許多為獸身人首。人與獸斗、人與牛斗是南陽漢畫像石的主要題材,在這些人與獸斗、人與牛斗的畫面中,人絲毫沒有驚慌失措之態,反而有玩耍動作的安閒與滑稽,人與獸似為親密的夥伴。如「羽人」的出現常伴隨着動物,所以給它插上翅膀,讓它似飛禽一樣翱翔於天地之間。人與獸自在、流暢、和諧、融洽地共生共處,表現了漢代人們視萬物如一體,駕馭自然的氣度和心態。

3.人與神的和諧。南陽漢畫像石有大量的人神異質同構的神:伏羲、女媧均為人身蛇尾,在神的意蘊和神話思維中二者合為一體。南陽縣草店出土的神獸、門吏畫像,上刻二神獸,下刻二門吏,神獸與門吏共同擁有一方空間,人與神和諧相處。[1]人對神的祭獻神態的描畫顯得更加自然親切,神也不再是陰森可怕,而是和藹可親。在對神的祭拜禮器上,也由原來使用的鼎一類較為講究的貴重的青銅器變為民間凡人使用的清新活潑的日常生活用品。這說明,漢代人從先秦時期對神的敬畏、對高緲的道德理想的精神追求,轉變為神人合一的自然觀,轉變為對個人養生健康的追求,轉變為在神界致福的喜悅和歡樂。

4.人與人和諧。唐河針織廠漢畫石墓,廳堂內外7個人物分成4組。堂內兩組:一組主人端坐,侍從相伴,另一組伎優在彈奏。廳堂外兩組:左方一組是拜謁圖,右方一組樂伎在彈奏。可以看出,所繪人物心態平和,秩序井然,人與人在共擁的環境之中,安然、優雅、和悅地生存。

5.人與周圍環境和諧。漢人極重視人與周圍環境與宇宙之間的和諧共生。唐河石灰窯村漢畫石墓的墓門畫像,上部為建築圖像,四阿式頂樓閣,雙柱,柱上有雙層望亭,柱子兩側各置柏樹一株,樓閣與望樓屋頂坡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鳳鳥姿態各異,柏樹與望樓上的鳳鳥向中心方向聚攏,中間樓閣上的鳳鳥展翅欲飛。畫面上,建築、動物、植物、人物組成十分和諧的關係。整個畫面敞宇高堂,墓室主人藉助於巍峨的建築、青松、伎舞、羽人、鳳鳥的陪襯,表現出雍容優雅的風度,體現了祥瑞自然的氣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