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輪環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輪環藤 |
中文名稱:南輪環藤 拉丁學名:Cyclea tonkinensis Gagnep.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防己科 族:蝙蝠葛族 屬:輪環藤屬 |
南輪環藤(學名:Cyclea tonkinensis)為防己科輪環藤屬下的一個種。花期9-11月,果期翌年2-4月。產於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和廣西西南部。生於林中或灌叢中。分布于越南北部。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南輪環藤
拉丁學名:Cyclea tonkinensis Gagnep.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防己科
族:蝙蝠葛族
屬:輪環藤屬
形態特徵
草質或稍木質藤本;枝纖細,有條紋,被柔毛。葉紙質,三角狀闊卵形或心形,長4-10厘米或稍過之,寬約2-7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心形至近截平,兩面被柔毛或上面近無毛,下面略蒼白;掌狀脈通常10-12條,向下的4-5條很纖細,均在下面凸起;葉柄長1.5-6厘米,密被絲質柔毛,頂端在葉片近基部盾狀着生,很少基生。聚傘圓錐花序腋生,單生或雙生,狹窄,常總狀花序狀,纖細,長6-12厘米左右;苞片被短柔毛;雄花:萼被疏毛,干後變黑,長1-2毫米,萼管壇狀,具4個不明顯的裂片;花冠長0.3-0.5毫米,碟狀或2-4深裂幾達基部;聚葯雄蕊長1.5毫米;雌花:萼片2,囊狀或深兜狀,長1.5-1.7毫米,寬0.5毫米,無毛;花瓣2,微小,寬倒三角狀倒心形,長約0.4毫米,着生在萼片基部;心皮無毛。核果扁球形,被疏毛;果核長3毫米,寬3.5毫米,背部中肋每邊各有3行小瘤狀凸起。花期9-11月,果期翌年2-4月。[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中或灌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