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明昭宗朱由榔

朱由榔
朱由榔1.jpg
出生 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南明第四位皇帝

目錄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天啟三年(1623年)十月十九日,朱由榔在北京出生。天啟七年(1627年)秋,其父朱常瀛到衡州(今湖南衡陽市)就藩,他跟隨父親到達衡州。崇禎六年(1633年),他被封為永明王。

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張獻忠的大西軍攻陷湖南長沙,朱由榔隨父南逃,在永州以南的石期市(今湖南東安縣境)與父親走散,後被大西軍俘虜,幸得混入大西軍的明朝官員保護,他才得以死裡逃生到廣西梧州與父相聚。

次年十一月,朱常瀛病故,諡號"端"。三子安任王朱由(木愛)承嗣。隆武稱帝後,兄桂恭王一病不起,不久朱由榔被封桂王。

肇慶監國 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朱聿鍵在福建汀州被清軍俘虜,隨即被害。國不可一日無主。按照明朝的當時的繼承制度,皇位應該由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後裔繼承。而當時明神宗的男性後裔只剩下朱由榔一人,於是在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巡按王化澄與呂大器等推舉朱由榔監國。

十月十四日,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監國。以丁魁楚為首席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瞿式耜為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書事,同時任命了各部院官員。

監國七天之後,十六日贛州失守(十月初四日)的消息傳到肇慶。肇慶距離贛州還有相當一段路程,但舉朝洶洶,監國的喜慶氣氛消失得無影無蹤。司禮監太監王坤主張立即逃難,首輔丁魁楚隨聲附和,大學士瞿式耜等力主鎮定,也只推遲了四天。十月二十日,朱由榔逃往梧州。這種行為無異於放棄廣東,導致永曆朝廷在廣東人心盡失。

兩帝並立 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初二日,隆武朝大學士蘇觀生同廣東布政使顧元鏡、侍郎王應華等在廣州奉請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監國,並且搶在朱由榔之前,在同月初五日正式稱帝,改第二年為紹武元年。

十一月初八日,朱聿鐭在廣州即位的消息傳到梧州,為收拾廣東民心,朱由榔於十一月十二日東返肇慶,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為永曆元年。同時,追尊其父朱常瀛為端皇帝,兄朱由(木愛)為桂恭王;嫡母王氏為慈聖皇太后,生母馬氏為昭聖皇太后。十二月十五日,正當紹武政權在同永曆朝廷激戰正酣,並且占據上風的時候。清軍在佟養甲、李成棟統率下,偽裝成明朝軍隊,出其不意地攻占廣州。紹武帝及首輔蘇觀生自殺殉國,廣東淪陷。

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永曆帝離開肇慶再度逃入廣西梧州。不久,肇慶失守,梧州告急,朱由榔又由梧州倉皇逃到桂林。在劉承胤的勸說下,朱由榔又離開桂林進駐全州(今廣西全縣)。當他發現劉承胤想把自己作為投降的禮物送給清軍時,連夜逃出全州,經由靖州(今湖南靖縣)逃到柳州。在柳州,他的行裝又被土司劫掠一空。

桂滇播遷 永曆元年(1647年)正月十九日,李成棟部於順治四年正月十九日由三水進至高明,留守肇慶的明兩廣總督朱治澗不戰而逃。李成棟即命部將羅成耀留鎮肇慶,自己領主力進攻梧州。梧州守將陳邦傅棄城而逃。二十九日,李成棟占領梧州。二月間,明內閣首輔丁魁楚投降,被殺。 十二月,朱由榔才返回南明的後方基地桂林。

永曆二年(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清江西提督金聲桓、王得仁先發制人,擒殺巡按董學成、布政使遲變龍、湖東道成大業,宣布反清復明;二月,朱由榔又從柳州逃到南寧;四月,清兩廣提督李成棟反清復明,清廣西巡撫耿獻忠反清復明;八月,朱由榔還都肇慶。

永曆三年(1649年)正月,何騰蛟在湘潭被俘殺;金聲桓、王得仁在南昌覆亡;三月,李成棟兵敗身死。噩耗接踵而來,朝廷上下一片驚惶。李成棟養子李元胤在肇慶行在,面見永曆帝痛哭流涕,永曆帝封李元胤為南陽伯掛車騎將軍印;元胤辭免,仍舊以錦衣衛都督同知提督禁旅。

永曆四年(1650年)正月瞿式耜,張同敞在桂林被孔有德俘獲,後二人堅貞不屈,被殺。清軍重新占領湖廣,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

永曆五年(1651年)冬,朱由榔被孫可望以武力脅迫到安龍府(今貴州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在孫可望的軟禁下,他過了三年多安穩但不自由的生活。

永曆八年(1654年)孫可望欲自立,大臣吳貞毓等奉永曆命欲召李定國護駕。事情敗露之後,孫可望派遣鄭國舉兵問罪,最後孫可望以"盜寶矯詔、欺群害良"擬罪,賜吳貞毓自縊並斬吳以下十七朝臣。

三王內訌 永曆九年(1655年)李定國把朱由榔護送到雲南昆明,居住在孫可望的秦王宮。次年於曲靖交水大敗孫可望,孫可望勢窮降清。永曆十一年(1657年)孫可望降清後,西南軍事情報盡供清廷,滇黔虛實盡為清軍所知。

咒水之難 永曆十二年(1658年),清軍三路大軍入攻雲南,雲貴淪陷。永曆十三年(1659年),朱由榔在李定國的保護下,由昆明撤到永昌(雲南保山縣),又由永昌退到騰越(雲南騰衝縣),由騰越逃到緬甸境內,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莽達之弟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髮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

身死國滅 莽白得到清軍進入緬境的消息後,曾寫信給吳三桂,到1662年1月22日,莽白將永曆帝獻給吳三桂,明朝皇統徹底滅亡。1662年6月1日,永曆帝父子及眷屬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終年40歲。其身亡處後改名為逼死坡。

永曆帝死後廟號昭宗,延平王鄭經上諡號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人物軼事

 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南明第四位皇帝,明神宗之孫,明光宗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襲封桂王。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號永曆,史稱永曆帝。   朱由榔倚仗大西軍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因此維持時間較長。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朱由榔逃到緬甸曼德勒,被緬王收留。後來吳三桂攻入緬甸,緬王將其獻與吳三桂,1662年6月在昆明被絞死,終年40歲,在位16年。死後廟號昭宗,諡號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葬於貴州都勻高塘山永曆陵。   早年經歷   公元1623年,朱由榔生於北京順天府。他的父親桂王朱常瀛,是明神宗第七子,封於湖南衡州(今衡陽)。公元1627年就藩。公元1643年,張獻忠攻陷衡州,朱常瀛逃往廣西。1645年病死於蒼梧(今梧州),諡號「端」。三子安任王朱由(木愛)承嗣。隆武稱帝後,兄桂恭王一病不起,不久朱由榔被封桂王。   登基稱帝   公元1646年,隆武帝朱聿鍵在福建汀州被清軍俘虜,隨即被害。國不可一日無主。按照明朝的當時的繼承制度,皇位應該由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後裔繼承。而當時明神宗的男性後裔只剩下朱由榔一人。於是在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的擁立下,同年十月初十日(一說十四日)朱由榔稱監國於肇慶,以丁魁楚為首席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瞿式耜為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書事,同時任命了各部院官員。   監國七天之後,十六日贛州失守(十月初四日)的消息傳到肇慶。肇慶距離贛州還有相當一段路程,但舉朝洶洶,監國的喜慶氣氛消失得無影無蹤。司禮監太監王坤主張立即逃難,首輔丁魁楚隨聲附和,大學士瞿式耜等力主鎮定,也只推遲了四天。十月二十日,朱由榔逃往梧州。這種行為無異於放棄廣東,導致永曆朝廷在廣東人心盡失。   十一月初二日,隆武朝大學士蘇觀生同廣東布政使顧元鏡、侍郎王應華等在廣州奉請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監國,並且搶在朱由榔之前,在同月初五日正式稱帝,改第二年為紹武元年。   十一月初八日,朱聿鐭在廣州即位的消息傳到梧州,為收拾廣東民心,朱由榔於十一月十二日東返肇慶,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為永曆元年。同時,追尊其父朱常瀛為端皇帝,兄朱由(木愛)為桂恭王;嫡母王氏為慈聖皇太后,生母馬氏為昭聖皇太后。   十二月十五日,正當紹武政權在同永曆朝廷激戰正酣,並且占據上風的時候。清軍在佟養甲、李成棟統率下,偽裝成明朝軍隊,出其不意地攻占廣州。紹武帝及首輔蘇觀生自殺殉國,廣東淪陷。   十二月二十六日永曆朝廷離開肇慶再度逃入廣西。   公元1647年正月初一日,朱由榔到達梧州,仍恐不安全,又經平樂府(今桂林市東南)逃到桂林。   公元1647年正月十九日,李成棟部於順治四年正月十九日由三水進至高明,留守肇慶的明兩廣總督朱治澗不戰而逃。李成棟即命部將羅成耀留鎮肇慶,自己領主力進攻梧州。梧州守將陳邦傅棄城而逃。二十九日,李成棟占領梧州。二月間,明內閣首輔丁魁楚投降,被殺。   去世   公元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永曆帝-緬甸首都曼德勒,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莽達之弟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髮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   莽白得到清軍進入緬境的消息後,曾寫信給吳三桂,到1662年1月22日,莽白將永曆帝獻給吳三桂,明朝皇統徹底滅亡。1662年6月1日,永曆帝父子及眷屬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終年40歲。其身亡處後改名為逼死坡。 

為政舉措

政治 宰輔 丁魁楚 瞿式耜 吳炳 嚴起恆 黃士俊 文安之 吳貞毓 丁繼善 馬吉翔 張煌言 - - 將領 李定國 劉文秀 白文選 馮雙禮 馬進忠 鄭成功 李來亨 馬寶 李成棟 金聲桓 孫可望 王興 宦官 龐天壽 張福祿 王坤 江國泰 外交 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清將佟養甲、李成棟攻占廣州,隆武政權覆亡,清軍繼而轉攻肇慶,威脅永曆政權。永曆出逃廣西,被瞿式耜接到桂林安頓,清軍隨即攻擊桂林。明清兩軍在桂林展開戰鬥,明軍大勝,從而穩定了初建的永曆政權,並使得金聲桓、李成棟等明朝叛將也都見勢反正,從而大大加強了永曆政權的聲勢。而明軍在桂林守衛戰中取得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費雷拉率領的300名葡萄牙士兵的幫助。


歷史評價

張岱:"福王粗知文墨,魯王薄曉琴書,楚王但知痛哭,永曆惟事奔逃;黃道周、瞿式耜輩欲效文文山之連立二王,誰知趙氏一塊肉,入手即臭腐糜爛。如此庸碌,欲與圖成,真萬萬不可得之數也。"

顧誠:"朱由榔遇事毫無主見,用人又不當,實在承擔不起中興重任"

軼事典故

皈依天主教 在晚明的最後幾十年中,南明政權曾希望藉助於天主教的力量,弘光帝就曾派人去澳門搬兵求援,而永曆帝作為南明政權最後一個即帝位的人也曾如此。

隆武二年(1646年),澳門葡萄牙當局發兵300、攜大炮數門前來助戰,一時使南明收復了不少失地。為了感謝傳教士,永曆二年(1648年)永曆帝家族皆入教,同時宮中受洗的還有嬪妃50人,大員40人,太監無數。其嫡母王太后、妻子王皇后、太子慈炫都進行過洗禮,但永曆帝本人則並未受洗。

永曆二年(1648年)10月再度危機,永曆帝再次派人赴澳門求援,澳門的葡萄牙當局僅以火槍百枝相助,顯得微不足道。於是,王太后又決定派使臣陳安德與傳教士卜彌格直接赴羅馬向教宗求援。她在致羅馬教宗的書信中誠懇地祈求"天主保佑我國中興太平",並希望教廷"多送耶穌會士來"中國"廣傳聖教"。此書信歷時兩年之久方才抵達。而當卜彌格攜教宗復書返回抵交趾(安南)時,已經是永曆十二年(1658年)8月,南明政權已經瀕於瓦解,教宗的回信最終亦未能送到永曆帝之手。

王太后曾經向羅馬教廷派遣使節,這在中國歷史中是非常罕見的。

雞鳴橋 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十三日,永曆帝及太后、太子等一行被押回昆明。隊伍來到南城外玉帶河畔即將過橋時,天色未明,不知為何一隻公雞突然啼叫,引得一片雞鳴狗叫。老百姓從夢中驚醒,看到皇帝被押送回來,知道凶多吉少,不禁失聲痛哭,趕來夾道觀望。後來,人們就把這座橋叫"雞鳴橋"。

帝王之相 永曆帝被吳三桂抓後,幾個八旗兵看到永曆帝的容貌,感覺永曆帝具有帝王之相,先後聚集不少人,爭相剪掉辮子,最後企圖救他。

親屬成員

家世 高祖父:朱厚熜(明世宗)

高祖母:杜太后(孝恪杜太后)

曾祖父:朱載垕(明穆宗)

曾祖母:李太后(孝定李太后)

祖父:朱翊鈞(明神宗)

祖母:李敬妃(孝敬太皇太后)

父親:朱常瀛(明恭宗)

嫡母:呂皇后(孝欽端皇后)

生母:馬太后(昭聖太后)

后妃 王皇后,生皇三子(永曆二年四月初二丙午),皇四子(永曆三年五月庚午),皇六子沔殤王慈熠(永曆八年九月廿六),1661年被吳三桂擒獲,途中與馬太后自相扼喉而死,諡號孝剛匡皇后。 戴貴人,生皇五子涪悼王慈煒(永曆八年三月) 楊貴人,生皇七子澧沖王慈焯(永曆八年十二月八日) 某嬪,姓不詳 子女 懷愍太子朱慈爝(1644年-?),長子。清兵進軍廣東,永曆帝逃離肇慶時同懷愍太子先後散佚民間。後追封。 悼愍太子朱慈䇅(1646年-?),次子。清兵進軍廣東,永曆帝逃離肇慶時同懷愍太子先後散佚民間。後追封。今日肇慶,桂林有朱慈䇅後裔,並續修了家譜。 哀愍太子朱慈煊(1648年-1662年),三子。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 沅哀王朱慈䇥,四子。早殤。 涪悼王朱慈煒,五子。早殤。 沔殤王朱慈熠,六子。早殤。 澧沖王朱慈焯,七子。二歲而殤。

後世紀念

逼死坡 永曆帝及其家屬被押回昆明後,接着被囚禁在老昆明篦子坡頭的金蟬寺內(地址在今昆明華山西路利昆巷)。金蟬寺在五華山的西麓,翠湖的東岸,即今華山西路坡頭處。古時這一帶樹木繁茂,風景優美,寺觀林立。從遠處看,山坡地形狀很像婦女梳頭的篦子,後來形成街市,還真有幾家賣篦子的店鋪,所以得名"篦子坡"。

永曆帝與太子等人被吳三桂絞死於篦子坡金蟬寺,昆明人認為吳三桂原是明朝臣子,永曆帝雖深陷泥沼,但到底還是明朝皇帝。皇帝居然被臣子逼死,出於對吳三桂投清滅明忤逆之舉的義憤,人們便借用諧音,將"篦子坡"改名為"逼死坡"。到了清代道光年間,地方官員覺得這個名稱有損於朝廷威名,對執政者是個譏諷,對老百姓會存有潛意識的逆反心理,就把這坡改名為"昇平坡",並立"昇平坡"短碑於坡頭,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雖然坡頭的石碑可以改頭換面,可"逼死坡"的舊稱始終不絕。1911年,雲南革命黨人舉行"重九起義",推翻了清王朝。都督蔡鍔在永曆帝遇害的地點豎立了一塊紀念碑。碑文為"明永曆帝殉國處,民國元年季冬元下浣,三迤士民恭建"。

衣冠冢 永曆帝之墓至今未發現。僅貴州都勻大坪鎮有永曆帝的衣冠冢。當地扶姓人家說,是他們先人明朝大學士扶綱派人搜集衣冠而葬的,為隱其真,只傳是桂王墳,不留碑記。扶綱是因明亡不願降清而回鄉隱居的。

帝墓左邊是編修塗宏猷的發冢,右邊是節愍侯鄔昌期的衣帶冢。民國十年都勻縣奉令修史,查實桂王墳乃永曆墓,才為其樹碑立傳,省長任可澄、省志總 陳炬、知縣竇全曾都為之寫了碑記,碑文"大明永曆皇帝陵"幾個字,墓碑及碑記是時任四川綦江縣縣長張瑞徵寫的(張系都勻人),還修了些亭閣楹聯,帝墓才初顯規模。墓高3米、徑6米,碑高1.62米,寬0.81米、厚0.13米,碑字陰刻正楷,字筆工整秀麗。塗宏猷和鄔昌期二人,是咒水之難42大臣之二,墳比帝墳小得多。"文革"中被盜,帝墳從前到後挖了一個大坑,碑斷為兩截仰臥墳前土中。

1996年都勻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明永曆皇帝陵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着手修復帝陵。墳用青石砌邊,水泥勾縫,碑文由書法家蘆如平書寫,前邊加修了上下山的雙向百級石階,供遊人拜謁。



史書記載

《明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八·諸王五》

《南明史·卷三·昭宗本紀一》

《南明史·卷四·昭宗本紀二》

《明季南略》

影視形象

1991年電影《江湖八面風》:車悅飾演朱由榔; 2004年電視劇《長河東流》:謝震偉飾演朱由榔; 2015年電影《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于和偉飾演朱由榔; 2016年電視劇《龍珠傳奇之無間道》:黃海冰飾演朱由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