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安市體育學校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南安市體育學校南安市體育學校創建於1973年,現實行小學高中十二年一貫制「三集中」辦學,由南安市人民政府創辦,隸屬南安市文體旅局、南安市教育局共同管理。

目錄

學校簡介

校園占地約155畝,建築面積4.25萬平方米,教學、訓練、生活設備設施齊全先進。學校現有教育編制教職工57人,文體旅編制教練員17人。其中,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40人,聘任教師教練員12人。學校現有學生850人,開設了20個教學班。

運動項目

學校本部現開設有籃球、田徑、游泳、舉重、跆拳道、排球、網球、摔跤等8個運動項目,另有羽毛球、擊劍、射箭、乒乓球等4個項目設立在基層小學;同時,還承接泉州市體校皮劃賽艇等水上項目和泉州市體工隊摔跤隊入駐聯辦。

指導思想

學校堅持以「德育為首、體育為本、文體並重、全面發展」為辦學指導思想,以「誠、勤、毅、搏」為校訓,以「合作、進取、篤行、求真」為校風[1],以「嚴謹、博學、求實、創新」為教風[2],以「勤學、苦練、善思、有恆」為學風。

獲得榮譽

學校辦學以來榮獲多項榮譽,在北京奧運周期、倫敦奧運周期、里約奧運周期和東京奧運周期連續四屆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先後為國家培養輸送了李發彬、黃東萍、陳海威、黃少坤、王烏品、陳冰冰、葉泳濤、許燕茹、戴偉斌等在國際賽場上爭金奪銀、為國爭光為閩爭譽的優秀運動員。

南安市體育學校大事記

1973年6月10日,「南安縣少年兒童業餘體校」籃球重點班(男女隊)創辦,實行集中食宿,集中訓練(二集中)。

1975年至1978年,在五柱生產隊的支持下,徵用該村2畝多農地(南一中東南角),師生一起動手參與,義務勞動,先後建成食堂、膳廳、宿舍、教室,少體校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2002年8月,少體校校址遷至柳城路77號(原柳城中學校址),舊校址由市政府調整給南安一中;增設高中部,學校成為一所附設小學四、五年級的公辦完中校。同年12月,因學校升格為完中校,「南安市少年兒童業餘體校」校名更改為「福建省南安市體育學校」。

2006年12月,學校輸送的優秀運動員黃少坤獲得第十五屆亞洲運動會1000米男子雙人划艇金牌,是南安歷史的亞運會首金。

2009年,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2009—2012)。

2012年8月,學校搬遷到美林街道府前大道新校區,毗鄰新體育中心、國家籃球訓練基地,校園占地約155畝,建築面積4.25萬平方米,教學、訓練、生活設備設施齊全先進。

2013年,學校輸送的優秀運動員戴偉斌獲得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射箭比賽奧林匹克淘汰賽金牌,是南安歷史的全運會首金。

2016年8月,學校輸送的優秀運動員陳海威成為南安歷史上第一位參加奧運會運動員,並且獲得擊劍男子花劍團體第五名、男子花劍個人第七名的優異成績。

2017年,天津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舉辦,學校有20名輸送運動員參加比賽並取得歷史性突破成績,獲得7金1銀3銅,為福建代表團取得歷史最好成績作出重大貢獻。同年12月,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集體獎)。

2018年,學校增設一年級,創辦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實行小學到高中十二年一貫制「三集中」辦學,由南安市人民政府創辦,隸屬南安市文體旅局、南安市教育局共同管理。

2020年12月,學校被福建省教育廳認定為「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

2021年7月,第32屆東京奧運會賽場上,學校輸送的優秀運動員李發彬奪得男子61公斤級舉重金牌、黃東萍奪得羽毛球混雙金牌,是南安、泉州歷史上的第一枚和第二枚奧運金牌,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創造了泉州競技體育歷史。同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舉辦,學校輸送24名運動員參加比賽,獲得3金3銅的優異成績,為福建競技體育發展再立新功。

2022年,福建省第十七屆運動會舉辦,學校有294名運動員代表泉州市參加比賽,總計獲得74金28銀33銅,金牌總數占泉州市三分之一強,為泉州市代表團獲得金牌和團體總分雙第三名作出了突出貢獻。同年12月,學校再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21年度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集體獎)稱號。

2023年,學校被體育總局青少司認定為「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2021—2024)」;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學校輸送的優秀運動員李發彬奪得男子61公斤級舉重金牌,打破亞運會紀錄,實現個人運動生涯大滿貫(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亞運會、亞錦賽、全運會);陳海威獲得擊劍男子花劍個人銀牌和男子花劍團體銀牌;黃東萍獲得羽毛球女子團體銀牌和羽毛球混雙銅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