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寧市江西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寧市江西鎮原屬邕寧縣管轄,因南寧市城市發展需要,於1983年劃歸南寧市郊區管轄;2001年12月,撤郊區後劃入永新區;2005年3月,南寧市第三次行政區劃調整,永新區撤消後劃歸江南區管轄。現轄10個行政村(錦江村、同新村、同華村、同良村、同寧村、安平村、智信村、揚美村、那廊村、同江村)。全鎮總面積214平方公里,總人口43311人(2017年)。江西鎮居民以漢、壯兩族為主,語言有白話、壯話、平話、桂柳土官話等方言。[1]

中文名稱:江西鎮

外文名稱:Jiangxi Town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廣西南寧市

面 積:214平方千米

人 口:43311人(2017年)

概況

江西鎮位於南寧市西南部,毗鄰邕寧區、扶綏縣,距市中心26千米。面積214平方千米,43311人(2017年)。轄10個行政村,106個自然坡。湘桂、南昆鐵路、324國道縱橫境內,邕江通航。

沿革

1951年為邕寧縣十三區,1958年建江西鄉,同年改群英公社,1959年改老口公社,1968年改江西公社,1982年屬南寧市郊區,1984年置江西鄉。位於郊區西南部。1997年,面積258平方千米,人口5.6萬人,轄老口、興賢、錦江、同江、同新、同良、同華、同寧、安平、智信、楊美、那廊12個行政村。2001年底劃歸永新區管轄。2003年末,面積258平方千米,人口56278人,轄12個行政村。2004年底原永新區江西鎮的同新、同華、錦江、安平、同良、同寧、同江、那廊、智信、揚美10個村劃歸江南區管轄,老口、興賢2個村劃歸西鄉塘區石埠鎮管轄。

基礎設施

江西鎮境內所轄村坡均已全部通水、通電,通公路。在此基礎上,鎮黨委政府針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近年來積極籌措資金幫助群眾解決行路難、喝水難、灌溉難等問題,2003年至2005年累計為民辦實事129件,包括48個人飲工程、10條村道、31個生態文明村(市級12個、城區級19個)、13個灌溉工程、9個水毀工程、12個「五保新村」、2座宣傳文化站及1個老年「星光計劃」娛樂場所等。通過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旅遊資源

江西鎮內有「千年古鎮」之稱的揚美古鎮,有旅遊觀光和特色農業合二為一的智信雷寨生態文明村,有古樹莊之稱的同新木村坡,有「千年古墓」之稱的三江口皇姑墳,有奇山怪石的喀斯特地貌溶洞——==麒麟山。其中,揚美古鎮是廣西旅遊開發重點項目,隨着揚美旅遊開發的不斷深入,現成為了區內外著名的旅遊景點,旅遊開發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揚美「三寶」——豆豉、梅菜、沙糕已名聲在外。

經濟社會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為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緊緊抓住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在南寧市舉辦的機遇,全面實施招商引資戰略,成功引進了小城鎮開發建設等項目。小城鎮項目規劃建設5條街道、2個市場、2個休閒場所,建設正在火熱進行中。鎮黨委、政府正按自治區、市領導提出的打造南寧市「明星鄉鎮」的要求,全力理順各種關係,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鎮黨委、政府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引導農民利用冬閒田發展秋冬蔬菜,逐步形成以四季豆、辣椒、黃瓜、甜玉米等蔬菜為主的生產格局,成為遠近聞名的南菜北運生產基地。全鎮年種植蔬菜達65000畝以上,總產量約6500萬公斤,產值約5200萬元。同時,其他特色產業也有長足發展:同寧村紫色甜糯玉米以其營養高、口感好的特點得到了市場的青睞,每年產品都供不應求,並成為同寧村民增收的一大渠道;智信村雷寨坡年種植花草苗木600多畝70多個品種,帶動了周邊村、坡花草苗木種植業的發展,雷寨坡現已成為南寧市有名的花卉苗木供應基地;2004年,揚美、安平兩村的韭黃菜種植基地已初具規模;智信、同江等村相繼建立了羅非魚、青蛙規模養殖基地。

自然地理

江西鎮位於南寧市西南部,距市區26公里,與南寧市西鄉塘區、崇左市扶綏縣相鄰,接連南寧吳圩國際機場,交通十分便捷,南昆、南憑兩條鐵路在境內交匯、左江、右江、邕江穿境而過,從沙井鎮、石埠街道辦都有公路通達。江西鎮地形以丘陵為主,有耕地面積81754畝(其中水田40726畝,畚地41028畝)。轄區內林業資源豐富,共有林地面積71490畝(其中森林面積55965畝),覆蓋率為23%。

江西鎮現轄10個行政村,分別為錦江村、同新村、同華村、同良村、同寧村、安平村、智信村、揚美村(楊美古鎮)、那廊村、同江村。

視頻

南寧江西鎮附近水庫釣魚,狂拉不斷,收穫一桶羅非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