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
南京大屠殺的總死亡人數在中國及日本史學界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帝國陸軍從上海開赴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儘管繼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入南京後有大量中國戰俘和平民遭到屠殺,但具體死亡人數仍然不明。自20世紀60年代末第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學術著作出版以來,估算大屠殺的大致死亡人數一直是學術辯論的主要議題。
歷史學家提出了範圍不等的數字,但除了對證據的不同解釋外,在界定大屠殺的範圍以及判定誰屬於「大屠殺遇難者」方面依然困難重重。認為大屠殺發生的地理範圍更大以及持續時間更長的學者往往對「大屠殺遇難者」的劃分更為廣泛,他們一般對死亡人數的估計較大。例如,歷史學家秦郁彥估計的死亡人數為4萬,他稱南京大屠殺僅於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2月初發生在南京城,只有平民和解除武裝的戰俘應被列為「大屠殺遇難者」。相反地,歷史學家Tokushi Kasahara估計的死亡人數接近20萬,他論證道南京大屠殺於1937年12月4日至1938年3月底發生在南京及周邊農村地區,一些在戰場上犧牲的中國士兵應與平民戰俘一起被列為「大屠殺遇難者」。
加拿大日裔學者若林正認為,目前最可靠且被廣泛認可的南京大屠殺死亡數據是4萬至20萬之間,儘管日本修正主義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 分別對此提出了更低和更高的數字。
早期估計
南京大屠殺發生一周內,國際上出現了首次報道,對總死亡人數的第一次估計刊登於1938年1月24日的《新中國日報》。澳大利亞記者哈羅德·約翰·田伯烈|Harold John Timperley|哈羅德·田伯烈在其著作《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中聲稱有30萬平民被殺害。然而,田伯烈這一數字來源於法國人道主義者饒家駒神父,大屠殺發生時他在上海,所以這也可能包括淞滬會戰的平民傷亡。田伯烈在同年晚些時候出版的《日軍在華暴行》(Japanese Terror In China)一書中給出了第二次估計,他援引「一名大學外籍教員」的說法指出「近4萬手無寸鐵的人在南京城內或城牆附近死亡」。這一信息的來源為定居南京的美國人邁納·舍爾·貝德士,貝德士在計算中使用了紅卍字會的埋葬記錄。
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這兩個估計常常被記者和媒體引用。例如, 埃德加·斯諾在他1941年出版的著作《為亞洲而戰》(The Battle for China)中稱在南京有4萬2千人遭到屠殺,在南京與上海總共有30萬人遭到屠殺,這顯然是基於這些估計。1944年電影《中國戰役|The Battle of China》指出有4萬人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
另一個早期的估計出自中華民國國營的中央通訊社,其在1938年2月報道日本曾在南京屠殺了6-7萬戰俘。同月中國國民政府代表聲稱,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殺害了兩萬名平民。不過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在1942年的一次演講中將這一數字提升至「超過20萬」。1938年, 中國共產黨紅軍公布總死亡人數為4萬2千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德國負責人約翰·拉貝估計有5-6萬中國人在南京遭到屠殺,不過這一估計包括軍事人員傷亡和平民屠殺。
1945年中日戰事結束後,這些估計又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與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結果所取代。後者公布的死亡人數超過30萬,法庭也記錄了包括43萬在內的其他估計。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總結的大屠殺受害者為15.5萬,不過在對松井石根將軍的判決中這一數字被修改為「超過10萬人」。然而,這些審判中控方並未下多大功夫來驗證他們對死亡人數估計的準確性,大量可疑且現已不足信的數據被兩個法庭採納。
第一位對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進行學術性估計的是日本歷史學家洞富雄,他在1967年的著作《近代戰史之謎》(近代戦史の謎)中主張的死亡數字為20萬。從那時起大屠殺的死亡人數一直是世界各地的歷史學家們討論的主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