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單色顯示適配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單色顯示適配器

中文名: 單色顯示適配器

外文名: 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或MDA

企 業: IBM

時 間: 1981年

單色顯示適配器(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或MDA)是IBM在1981年用於IBM-PC的一種IBM機上的顯示界面卡,它具有80×25的文字分辨率,最高支持720x350的文字分辨率。比Apple II的時代(40×25)多了一倍,這種文字模式的分辨率一直到現今仍是個人電腦的標準,但是因為MDA不具備繪圖的能力,因此後來便被Hercules單色繪圖卡所取代。MDA和Hercules界面卡已經被彩色界面卡淘汰。

簡介

單色顯示適配器(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或MDA)是IBM在1981年用於IBM-PC的一種IBM機上的顯示界面卡,它具有80×25的文字分辨率,最高支持720x350的文字分辨率。比Apple II的時代(40×25)多了一倍,這種文字模式的分辨率一直到現今仍是個人電腦的標準,但是因為MDA不具備繪圖的能力,因此後來便被Hercules單色繪圖卡所取代。MDA和Hercules界面卡已經被彩色界面卡淘汰。[1]

圖形處理器

圖形處理器(英語: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縮寫:GPU),又稱顯示核心、視覺處理器、顯示芯片或繪圖芯片,是一種專門在個人計算機、工作站、遊戲機和一些移動設備(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上運行繪圖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

圖形處理器是英偉達公司(NVIDIA)在1999年8月發表精視 256(GeForce 256)繪圖處理芯片時首先提出的概念,在此之前,計算機中處理視頻輸出的顯示芯片,通常很少被視為是一個獨立的運算單元。而對手冶天科技(ATi)亦提出視覺處理器(Visual Processing Unit)概念。圖形處理器使顯卡減少對中央處理器(CPU)的依賴,並分擔部分原本是由中央處理器所擔當的工作,尤其是在進行三維繪圖運算時,功效更加明顯。圖形處理器所採用的核心技術有硬件座標轉換與光源、立體環境材質貼圖和頂點混合、紋理壓縮和凹凸映射貼圖、雙重紋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

圖形處理器可單獨與專用電路板以及附屬組件組成顯卡,或單獨一片芯片直接內嵌入到主板上,或者內置於主板的北橋芯片中,現在也有內置於CPU上組成SoC的。個人計算機領域中,在2007年,90%以上的新型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擁有嵌入式繪圖芯片,但是在性能上往往低於不少獨立顯卡。但2009年以後,AMD和英特爾都各自大力發展內置於中央處理器內的高性能集成式圖形處理核心,它們的性能在2012年時已經勝於那些低級獨立顯卡,這使得不少低級的獨立顯卡逐漸失去市場需求,兩大個人計算機圖形處理器研發巨頭中,AMD以AMD APU產品線取代旗下大部分的低級獨立顯示核心產品線。而在手持設備領域上,隨着一些如平板電腦等設備對圖形處理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少廠商像是高通(Qualcomm)、PowerVR、ARM、NVIDIA等,也在這個領域裡紛紛「大展拳腳」。

GPU不同於傳統的CPU,如Inteli5或i7處理器,其內核數量較少,專為通用計算而設計。相反,GPU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處理器,具有數百或數千個內核,經過優化,可並行運行大量計算。雖然GPU在遊戲中以3D渲染而聞名,但它們對運行分析、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算法尤其有用。GPU允許某些計算比傳統CPU上運行相同的計算速度快10倍至100倍。

大力神圖形卡

大力神圖形卡(英語:Hercules Graphics Card},簡稱HGC)是由美國大力神公司於1982年開發的一種單色顯卡,分辨率為720x348,可以顯示清晰的文字和圖形。在過去個人電腦的早期年代,由於Herculus能夠以較廉宜的價錢及較高的分辨率(相對於CGA的640x200單色顯示、或EGA的640x350的16色顯示)顯示圖形,而且給予用戶較大的彈性去利用圖型卡,當時台灣的中文系統都以這顯示卡為設計標準,並把畫面重新調適為640x408,使電腦除了能夠保留有25個標準行於一般程序使用以外,還有額外多兩行供系統使用(主要是讓用戶選字及提供系統訊息)。但其複雜低階的控制方式(不被INT10h支援,所以必須直接存取卡上硬件I/O設定)與特立獨行的顯示規格(720x348),在不使用高階語法、以中低階語言直接控制(此為當時設計遊戲尤其常見的需求)的情況下,顯得相當難以駕馭。

參考來源

  1. 單色顯示適配器,王朝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