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國家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英語: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正式名稱是聖彼得與聖保羅大教堂(英語: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Peter and Saint Paul in the City and Diocese of Washington),是美國聖公會華盛頓教區的主教座堂。
該堂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西北區的馬薩諸塞大道與威斯康星大道路口,是世界上第六大和美國第二大教堂,也是華盛頓第四高建築物。
華盛頓國家座堂始建於1907年9月29日,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安放了基石。建築工程持續了83年,1990年,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總統出席竣工典禮。基於美國憲法中政教分離的原則,美國聯邦政府沒有加以資助,但歷任美國總統均曾到華盛頓國家座堂參與宗教儀式,自雷根起的歷屆總統就職隔天,總統均會到華盛頓國家座堂參與跨宗教進行的禮拜。
2007年,華盛頓國家座堂排名美國最喜愛建築第三位。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