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芥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華容芥菜 |
|
名稱 :華容芥菜 特點 :味鮮、營養豐富 產地名稱 :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 |
華容芥菜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華容縣地屬北亞熱帶,為濕潤氣候型,屬長江中游氣候大區,光照充足,雨量適度,溫暖濕潤。全年平均降水量1232.2毫米,年平均氣溫17.8℃,變幅在14.7-22.0℃。全年日照時數為1733.7小時,適宜種植芥菜。華容芥菜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硫代葡萄甙等微量元素,醃製後色澤淡黃,微酸香脆,味美可口,既作主菜,也可佐料。
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5000多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1]、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2]。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華容芥菜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常無毛,有時幼莖及葉具刺毛,帶粉霜,有辣味;莖直立,有分枝。基生葉寬卵形至倒卵形,長15-35厘米,頂端圓鈍,基部楔形,大頭羽裂,具2-3對裂片,或不裂,邊緣均有缺刻或牙齒,葉柄長3-9厘米,具小裂片;莖下部葉較小,邊緣有缺刻或牙齒,有時具圓鈍鋸齒,不抱莖;莖上部葉窄披針形,長2.5-5厘米,寬4-9毫米,邊緣具不明顯疏齒或全緣。
總狀花序頂生,花後延長;花黃色,直徑7-10毫米;花梗長4-9毫米;萼片淡黃色,長圓狀橢圓形,長4-5毫米,直立開展;花瓣倒卵形,長8-10毫米,長4-5毫米。長角果線形,長3-5.5厘米,寬2-3.5毫米,果瓣具1突出中脈;喙長6-12毫米;果梗長5-15毫米。種子球形,直徑約1毫米,紫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
營養價值
華容芥菜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硫代葡萄甙等微量元素,醃製後色澤淡黃,微酸香脆,味美可口,既作主菜,也可佐料。
生產情況
2008年,華容縣芥菜生產面積6000公頃,年產量40500噸,年收入8000萬元。
產品榮譽
2008年11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華容芥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3年,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2017年12月25日,湖南省華容縣華容芥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第一批)。
2019年11月15日,華容芥菜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華容縣境內土壤類型有四種:水稻土、潮土、紅壤土、菜園土,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2-4%。土壤pH值在6.5-7.5之間。華容縣位於楊子灘地台江南地軸上,屬具有強烈擠壓褶皺升降的江南右陸。地勢征明顯:東北部為低山丘陵區、間有溪谷平原,中南部為丘崗區,其餘為平原。海拔高度平均在35米以上
水文情況
華容縣北靠長江、南濱洞庭湖,華容河、藕池河兩大河流從長江分支經縣域內注入洞庭湖,流程總長162.9千米;境內有東湖、塌西湖、蔡田湖等內陸湖21處、水庫59座,總蓄水量7171立方米。
氣候情況
華容縣地屬北亞熱帶,為濕潤氣候型,屬長江中游氣候大區,光照充足,雨量適度,溫暖濕潤。全年平均降水量1232.2毫米,年平均氣溫17.8℃,變幅在14.7-22.0℃。全年日照時數為1733.7小時,域內災害性氣候主要為寒潮暴雨、高溫、冰凍,域內最高氣溫38.5℃,最低-2.9℃。
歷史淵源
華容芥菜歷史悠久,相傳魏晉時期,華容已廣種芥菜,據本草綱目載:「大抵南土多芥。相傳嶺南無蕪青,有人攜種至彼種之,皆變作芥,地氣使然耳。」民間傳說清乾隆皇帝私訪江南,途遇農婦為夫送午飯,乾隆發現其菜食特香,詢問何食,婦說為華容農家小菜-水縈梅梗菜(芥菜加工製品)。乾隆食後胃口大開,遂將水縈梅梗菜召為皇室供品,作為御膳。
1982年以來,華容芥菜產業迅速發展,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加工產品不斷增多。產品已遠銷廣州、上海、南京、鄭州、西安、北京、瀋陽等全國15省、35個大中城市和地區。
2006年,華容縣被湖南省批准為特色蔬菜示範縣。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代器具發展,搜狐,2018-12-11
- ↑ 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的飲食文化是如何演變的?,搜狐,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