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球竹鏈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半球竹鏈蚧 學名:Bambusaspis hemisphaerica 類屬:同翅目鏈蚧科

形態特徵

成蟲:雌蟲蠟殼堅硬、半球形隆起、前端圓而後端狹、光滑透亮具光澤、青黃色,長2.5-3.0mm、寬1.5-2.0mm,蠟殼包裹小枝達1/4-1/2,邊緣密生白色碎片狀蠟絲;圓形瘤狀觸角具2長毛和1短毛,觸角與體緣之間有五格腺帶;具氣門路五格腺的氣門大,體緣2列「8」形腺在體後並為1列,五格緣腺與「8」形腺成一寬帶、該帶向腹末漸窄並中斷,6-10格的多格腺在腹面形成2完整的及6條斷續的橫列,管腺散布體背、在後端僅1對大背管腺,體背小「8」形腺稀疏散布;臀瓣不發達、端部毛短,肛環孔2列,短肛環刺毛6根。雄蟲長橢圓形的蠟殼兩側近平行,緣蠟絲稀疏,長約1mm,淡赤褐色,眼紅色;念珠狀觸角10節;白色前翅透明有2縱脈,腹部黃色、尖細,交配器針狀,腹未白色長蠟絲2根。[1]

卵:橢圓形,淡黃色,長0.4mm,寬0.2mm。

若蟲:體橢圓形,淡赤褐色,長0.4-0.45mm、寬0.2-0.25mm。觸角6節,足發達,體緣「8」形腺明顯;肛環發達、肛環刺毛6根,腹末端毛2對。

發生規律

在江蘇以1年1代為主,亦有1年2代的現象;在安徽則l年2代,均以受精雌成蟲和2齡若蟲越冬。越冬若蟲於翌年5月陸續發育為成蟲。雌成蟲出現盛期在5月中旬,孕卵期約1個月,至6月上旬開始產卵。

越冬的受精雌成蟲,於翌年2月恢復取食,蟲體逐漸膨大開始孕卵,孕卵期約3個月,5月中旬開始產卵。每頭雌成蟲一般產卵量為400粒左右,最多553粒,最少107粒。卵產於雌蟲蠟殼之後端。卵期1-2天,第一代若蟲5月中旬開始孵化,盛孵期在5月下旬和6月中旬。一天中孵化量以10-15時較集中。初孵若蟲活潑,每分鐘爬行3-4cm,一般爬行36-48小時,在當年生的小技、竹節、芽鱗及葉柄基部固定。固定後3-4天,體緣出現白色蠟粉,此後逐漸形成蠟殼。若蟲生長發育17天左右便可區別雌雄。雄蟲多寄生於當年嫩葉的葉柄基都;雌若蟲多寄生於當年生小校或節間上。第一代雄若蟲6月底化蛹,蛹期3-4天,7月上旬為雄成蟲羽化盛期,7月中旬羽化結束,羽化率為85%左右。第一代雌成蟲交尾受精後,大多不再發育,越冬到翌年春恢復取食後孕卵。另有少部分繼續發育,於8月初開始孕卵,孕卵期約1個月,9月上、中旬開始產卵、孵化。孵化若蟲發育到2齡,於10月底、11月初先後在嫩枝上越冬。半球竹鏈故的天敵有一種挑小蜂和一種光小蜂

分布與危害

半球竹鏈蚧(Bambusaspis hemisphaerica)屬同翅目鏈蚧科,國內分布於廣東、江酉、江蘇、浙江、安徽、山東、上海、陝西等地,可以為害多種竹類植物。

寄生於當年新發出的嫩枝及嫩梢的節間和芽眼,被害後嫩枝停止生長、節間縮短,造成竹葉落枝枯,嚴重影響竹的生長、發筍和竹林衰敗。[2]

防治方法

(1)冬季植株修剪以及清園,消滅在枯枝落葉雜草與表土中越冬的蟲源。

(2)提前預防,開春後噴施40%啶蟲.毒(國光必治)乳油2000-3000倍液進行預防,殺死蟲卵,減少孵化蟲量

(3)蚧殼蟲化學防治小竅門:

①抓住最佳用药时间: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      
     

②選擇對症藥劑:刺吸式口器,應選內吸性藥劑,背覆厚厚蚧殼(鎧甲),應選用滲透性強的藥劑如40%啶蟲.毒(國光必治)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國光必治1500-2000倍+5.7%甲維鹽乳油( 國光樂克)2000倍混合液防治效果更佳。建議連用2次,間隔7-10天。

③選擇適宜的用藥方式: 針對低矮容易噴施的,可以用噴霧方式防治;針對高大樹體的蚧殼蟲防治,也可使用吊注「必治」或者插「樹體殺蟲劑」插瓶的方式防治,用量根據樹種、樹勢、氣候等因素而調整。

(4)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例如:紅點唇瓢蟲,其成蟲、幼蟲均可捕食此蚧的卵、若蟲、蛹和成蟲;6月份後捕食率可高達78%。此外,還有寄生蠅和捕食蟎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