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句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半句偈,人的一生一死又像睡夢和覺醒的關係,無始劫以來,我們做了多少美夢和惡夢,到現在仍舊在睡夢中度日。

原文

  永嘉大師的「半句偈」用顛倒借鑑人生。

  世尊曾在「佛日未出」時,作婆羅門,修菩薩行,住於雪山,為得「半偈」而獻身,有稱為八字捨身命。「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半偈也稱「半句偈」,以此因緣,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無上正等正覺(《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

  永嘉大師的「半句偈」是大師女弟(妹妹)玄機大師圓寂時頌的。玄機大師在偶然的一次中,請問其兄說:「自古以來,大修行人臨終往生,有哪些瑞相?」

  永嘉大師回答了以後,玄機大師說:「除了天樂盈空、異香滿室、坐化、立化、吉祥臥化等,還有哪些瑞相?」永嘉大師答道:「未曾聞過。」玄機大師說:「以後往生時,與過去大修行的大德們,一定會有不同之處出現。」永嘉大師不語。

  玄機大師唐?景雲二年(公元708年)得度,作一偈:法性湛然,本無去住,厭喧趨寂,豈為達耶?

  平時常習定於大日山的石窟中。後與兄玄覺同參六祖,曾著《圓明歌》與兄永嘉大師《證道歌》相表里。後住永嘉淨居寺。於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五月初八,倒立而化,推之不倒,永嘉大師為作「半句偈」:「生也顛倒,死也顛倒。」誦後乃撲。殯後,是夕雷電大作,柩忽不見。經二日,有從大日山來者說,那天夜間,空中有簫鼓聲;越日發現,玄機大師之柩已在大日山岩竇里。

  火化後,弟子們迎舍利歸寺,建塔號「圓明塔」,因名其岩「機岩」。

  永嘉大師頌的「半句偈」「生也顛倒,死也顛倒」,曾經有人為這「半偈」作過解釋,說這偈頌的內容意思,是說人在母親的肚子裡,未生時顛倒着長大,又是顛倒着生出來;死的時候,又顛倒着離開世界。所以稱之「生也顛倒,死也顛倒」。

  聽了這樣解釋以後,當時覺得好像有點道理。稍微靜靜思考一下,就覺得這樣的解釋不大文雅,太俗氣、太滑稽;再想想覺得這話有點荒唐。永嘉大師總不會要大家這樣去了解他說的這「半句偈」的意思吧!

  「生也顛倒」中的「生」字,是說人出現在世間,生活在社會裡,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佛教之娑婆世界的時間和空間裡,一定要了解人生,發現人生,分析人生,奉獻人生。人生活在器世間和有情世間,要以正知正見去分析、去判斷、去理解,不要以顛倒的眼光去看世界,不要以顛倒的感受去接觸事物。

  永嘉大師在玄機大師倒立化生時說的「顛倒」的意思是說:妹妹!您已經懂得這個道理了,我很佩服您,您現在是在開示眾生,說世間的人都是顛倒着看問題,顛倒着做人,顛倒着認識世界;把世間丑的說成美的,臭的說成香的,短的說成長的,假的說成真的,空的說成有的。正因為這樣,您現在通過用瑞相來明白地表演出了這個精彩節目,告訴大家。世尊就是為這個問題才出現於世,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佛用最原始的科學分析方法,分析人是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的;用現代名詞說,人是固體、液體、熱能、氣體組合成的。佛說的十八界,也就是說人是六根(生理)、六塵(物理)、六識(心理)組合成一個人。佛說每個人的身體都會毀壞的,每個人都會死的,財產最多、權力最大的皇帝老子也會死,都會分解成膿血和白骨。但是人們是不會去想膿血和白骨的,反之,天天要在裹着白骨的臭皮上塗脂抹粉、畫眉修目,選用時髦的衣裳包裝起來,成為最摩登的人。佛說人很愚痴,認為自己一個人擁有家庭、妻子、兒女、房屋、田地、衣服、糧食、財產等。佛告訴我們,世間沒有一件東西是屬於個人所有的,佛把世間所有的財產分為五股人所有:

  一、隨便你有多大的財產,像百萬富翁,大火一燒,你有多大的財產,火會把它燒光,所以火有一份。

  二、財產屬水所有,大水一來,多大的財產都會付諸東流。

  三、財產多了,盜賊是跟在有財產的人身邊轉的,盜賊是不會跟在窮人身邊轉的,所以盜賊有份。

  四、賺錢多了,發大財了,要人身保險、人壽保險;收入多了,國家要徵稅收,要管理費、贊助費、某某工程費、個人所得稅等,都得要繳。國家部門也有一份。

  五、你的財產有恆河沙數那麼多,死了帶不走,留下來給子女。四份以外子女有一份。共有五份,本人一無所有。

  人的壽命如果活到一百歲,大家會認為是長壽的人,稱他為老壽星。一百年的壽命如果和地球相比,人的壽命實在太可憐了,還比不上朝生暮死的飛蛾或是螻蟻呢!

  佛說我們眾生都是「背覺合塵」,就是顛倒。《圓覺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如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比如自己的眼睛生了翳病,反說空中有花,還說天上有兩個月亮。這些都是「顛倒 」地看世界,「顛倒」地看問題,「顛倒」地觀察一切事物。

  「死也顛倒」的「死」這個字,在佛教里是說「不曾死」,也就是說,人的死就是生的開始,有死就有生,有生就有死。佛教說人的一生一死的過程,就是像人住房子一樣,房子住長久了,就會舊了、破了、毀了,就得要搬家。人的一生一死,就像汽車用舊了,就得回爐,重新買輛新車駕駛。生又好比是游花園的開始,死是游花園的結束;接着游另一座花園時,又是一生的開始。人的一生一死又像睡夢和覺醒的關係,無始劫以來,我們做了多少美夢和惡夢,到現在仍舊在睡夢中度日。二千年前的莊周,說他自己到底是人夢着做蝴蝶呢,還是原來是蝴蝶在睡夢中夢着做人呢?莊子雖然已經仙去了,這個問題存到今天尚未解決。

  永嘉大師對着倒立圓寂的玄機大師說:您這樣表演,是說世間人都是在顛倒中度過,通過您這個節目的表演,大家已明白認識到,人的一生都是在顛倒中不停地流轉的。

  玄機大師在永嘉大師的「生也顛倒,死也顛倒」的半偈誦了以後,安祥地躺下荼毗。弟子們迎舍利安放在「圓明塔」里。

  經過歷史的滄桑,「圓明塔」已經毀壞了,《平陽縣誌》、「大日寺碑文」、《五燈會元》都有分別記載,未曾被歷史滄桑沖刷掉,「圓明塔」塔基尚在浙江省平陽縣埭頭村,去年大日寺的比丘尼們曾經有計劃重建「圓明塔」。

  如果重建「圓明塔」滿願時,一定要在建塔的碑文上深深地刻上永嘉玄覺大師的半句偈「生也顛倒,死也顛倒」。以此來做人們的「鏡鑒」,要常以「顛倒」二字來敲響每個人的心靈,使之不再「顛倒」。按照《心經》說,要遠離「顛倒」,達到究竟涅槃。[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