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不連續複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半不連續複製

 

 

 

半不連續複製是指DNA複製時,前導鏈上DNA的合成是連續的,後隨鏈上是由間斷合成的短片段連接而成的,不連續的,故稱為半不連續複製。DNA複製的最主要特點是半保留複製,另外,它還是半不連續複製(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半不連續模型是DNA複製的基本過程。

綜述

問題的提出

DNA兩條鏈反向平行,一條鏈走向為5『→3『,另一條鏈也為5『→3『,但與複製叉移動方向相反,但所有DNA聚合酶合成方向都是在引物3『-OH上合成,使鏈從5『→3『延長,那麼5『→3『鏈是如何同時作為模板複製呢?

1968年岡崎提出DNA不連續複製模型(P418圖34-18),認為新合成的3『→5『走向的DNA鏈實際上是有許多5『→3『方向合成的DNA片斷連接起來的。

DNA半不連續複製

DNA複製時,以3『→5『走向為模板的一條鏈合成方向為5『→3『,與複製叉方向一致,稱為前導鏈;另一條以5『→3『走向為模板鏈的合成鏈走向與複製叉移動的方向相反,稱為後隨鏈,其合成是不連續的,先形成許多不連續的片段(岡崎片段),最後連成一條完整的DNA鏈。

DNA合成由RNA引物引發

DNA聚合酶不能發動新鏈的合成,只能催化已有鏈的延長;RNA聚合酶則不同,只要有模板存在,不需引物,就可以合成新RNA鏈。因此在體內先由RNA聚合酶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從RNA引物的3『-OH端開始合成新的DNA鏈。催化RNA引物合成的酶稱為引物合成酶。

引物長度通常只有幾個~10多個核苷酸,岡崎片斷合成也需要引物。RNA引物的消除和缺口填補是由DNA聚合酶Ⅰ完成的,最後由DNA連接酶連接。

DNA複製的複雜性保證了複製的高度忠實性

E.coli複製時,每個鹼基對錯配頻率為10-9(10的負9次方)~10-10(10的負10次方),是高保真系統。

新DNA鏈合成時需引物,引物後又要切除,再以DNA鏈取代,DNA聚合酶在合成時還有校對功能,每引入一個核苷酸都要複查一次,未核實則不能繼續進行聚合反應。

在複製過程中還有許多輔助蛋白,E.coli就至少有15種。複製叉的複雜結構進一步提高複製準確性。

DNA複製還存在正調控和負調控,調控分子可以是蛋白質,也可以是RNA。

特點

(一)複製叉由5』向3』方向連續複製,稱為前導鏈;另一條鏈複製叉由3』向5』移動,而DNA複製方向不變,形成許多不連續片段,稱為岡崎片段,最後連接成完整的DNA,稱為滯後鏈。

(二)首先由引物合成酶由5』向3』方向合成10個核苷酸以內的RNA引物,然後聚合酶III在引物3』-羥基上合成DNA,再由聚合酶I切除引物,填補空白,最後DNA連接酶將岡崎片段連接起來,形成完整DNA。

(三)複製具有高度忠實性,其錯配幾率約為10-10(10的負10次方),從熱力學上考慮,鹼基發生錯配的幾率約為10-2(10的負2次方),酶對底物的選擇作用和校正作用各使錯配幾率下降10-2(10的負2次方),所以體外合成DNA的錯配幾率為10-6(10的負6次方)。體內複製叉的複雜結構提高了複製的準確性,修復系統對錯配加以糾正,進一步提高了複製的忠實性。

岡崎片段

岡崎片段:相對比較短的DNA鏈(大約1000核苷酸殘基),是在DNA的滯後鏈的不連續合成期間生成的片段,這是ReijiOkazaki在DNA合成實驗中添加放射性的脫氧核苷酸前體觀察到的。

DNA複製過程中,2條新生鏈都只能從5端向3端延伸,前導鏈連續合成,滯後鏈分段合成.這些分段合成的新生DNA片段稱岡崎片段.細菌岡崎片段長度1000-2000核苷酸,真核生物岡崎片段長度100-200核苷酸.在連續合成的前導鏈中,U-糖苷酶和AP內切酶也會在錯配鹼基U處切斷前導鏈.

任何一種DNA聚合酶合成方向都是從5'向3'方向延伸,而DNA模板鏈是反向平行的雙鏈,這樣在一條鏈上,DNA合成方向和複製移動方向相同(前導鏈),而在另一條模板上卻是相反的(後滯鏈)。那麼在複製叉中新鏈是如何合成的呢?1968年岡崎(Okazaki)及其同事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回答了這一問題。

相關實驗

脈衝標記實驗(pulse-labelingexperiment)。以E.coli為材料,在培養時,培養基中加入同位素[3H]標記的dTTP,經30秒後,DNA剛開始複製,分離DNA,然後在鹼中沉澱,變性,讓新合成的單鏈和模板鏈分開,再用CsCl密度梯度離心,以沉降的快慢來確定片段的大小,再檢測放射標記,結果表明被3H標記的片段,也就是新合成的片段,沉澱係數為20S左右,即都是長1000~2000Nt的DNA片段,而親本鏈要比它大20~50倍;第二組實驗是脈衝追逐實驗。

目的是檢測早期合成的DNA片段以後的命運又是如何的?是依然如舊的短片段,還是連接成了長片段。這個實驗是先進行標記培養30秒,以後除去同位素繼續培養幾分鐘,再分離DNA在鹼中沉澱,檢測結果。先合成的(帶標記)的DNA不再是短片段,而和總DNA的情況相似,沉澱係數為70S~120S較長的片段,這意味着剛開始合成的片段都是短片段,以後再連接成長片段,人們就把最初合成的短片段稱為岡崎(Okazakifragment)。

由于这个实验的结果使得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前导链还是后滞链都是先合成小片段,然后在连成大片段,称为“不连续复制“(discontinuousreplication)。然而由模型预测应该只有一半放射标记存在于小片段中,但实验的结果却全部是小片段DNA,为什么从前导链模板的3′-OH端延伸会不连续合成呢?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1978年Olivera提出了半不连续(semidiscontinuous)复制模型,也就是说前导链上的合成是连续的,只有后滞链上的合成才是半连续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