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有關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千頭木麻黃

(學名:Casuarina nana Sieber ex Spreng.)

別名 : 木賊葉木麻黃 低小木麻黃

屬性 : 常綠灌木。

科別 : 木麻黃科(Casuarinaceae)木麻黃屬(Casuarina)

原產 : 澳洲 [1]

目錄

植物特徵

葉: 葉 5 枚輪生,成鞘齒狀。

枝: 枝幹叢生, 側枝多,小枝纖細繁茂。

花: 雌雄異株,雄穗頂生, 雌穗腋生。 [2]

果: 毬果橢圓形,內有具翅的微小種子。 [3]

生活適用

1.觀賞、行道樹、庭園美化植栽、盆栽使用。

2.外用:磨成粉狀外敷。

3.莖和葉搗汁,可作為 <老鼠藥>。

調理和藥用

藥性: 葉可治蛇傷;根狀莖可治腹痛。

性味:性味甘、辛、性涼。

毒性: 全草具有有大毒,誤食嚴重可致呼吸困難而死。

效用:樹皮:補氣活血,解毒斂瘡。

附加說明

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4]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三卷(增訂一版)13.千頭木麻黃 p297

種植條件

日照環境 : 全日照溫暖環境 。

供水排水 : 水分需常補給,切忌排水不良或長期滯水潮濕。

土壤介質 : 土質不拘,黏性不強之地。

肥料供應 : 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繁殖方法 : 扦插、播種與空中壓條法。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