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萼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十萼茄
t018c895c2ecb2014d2.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84925&sid=2590579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十萼茄

漢語拼音:shí è qié
別名:貓耳草、紅絲線、鈕扣子
性味:味澀,性涼
功能: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補虛
主治:狂犬病,疔瘡紅腫,蛇咬傷,外傷出血,虛癆咳嗽,久咳,消化不良,血崩,骨鯁等

十萼茄,中藥名。為茄科植物紅絲線Lycianthesbiflora(Lour.)Bitt.的葉和全株。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補虛的功效。主治狂犬病,疔瘡紅腫,蛇咬傷,外傷出血,虛癆咳嗽,久咳,消化不良,血崩,骨鯁等。[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十萼茄

別名: 貓耳草、紅絲線、鈕扣子、血見愁

來源

茄科紅絲線屬植物雙花紅絲線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以葉和全株入藥。夏秋採集,鮮用或曬乾。

性味

澀,涼。

注意

勿擦傷口。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清熱解毒。葉:咳嗽氣喘;全株:狂犬病,外用治疔瘡紅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葉0.5~1兩,水煎服或煮雞蛋服。全株外用,鮮品適量,搗爛外敷。[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相關配伍

  • 1、治咳嗽氣喘:葉25-50g,煎服或煮雞蛋服。
  • 2、治狂犬病、瘡紅腫、外傷出血:全株外用,鮮品適量,搗爛外敷。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全株被具有節的單毛和分枝的柔毛。單葉互生,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漸狹至葉柄成窄翅,邊全緣,兩面被柔毛。

形態特徵

灌木或亞灌木。高0.5-1.5m,小枝、葉背、葉柄、花梗、花萼的外面均被具節的單毛和分枝的柔毛。單葉互生,上部的葉常2枚聚生,一大一小,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5cm,寬3-7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漸狹至葉柄成窄翅,邊全緣,兩面被柔毛。花兩性。2-5朵聚生於葉腋;花萼杯狀,萼10齒裂;裂片鑽頭線形,花冠淡紫色或白色,5深裂;雄蕊5,生於花冠管喉部,花絲短無毛;子房上位,卵形。漿果球形,成熟時緋紅色,有宿存花萼。花期5-8月,果期7-11月。

分布區域

分布於雲南廣東台灣、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印度、馬來西亞也有。

生長環境

生於荒野、林旁、林下陰濕處。[3]

參考資料

  1.  十萼茄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十萼茄中醫世家
  3. 十萼茄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