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方的天人知道善慧必會成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為何十方的天人知道善慧必會成佛?你一定會成佛。因為從前每位菩薩跏趺端坐時,都有出現許多祥兆,而這些祥兆現在都應現了。天無寒暑,風雨不襲,群花開放,世間寧靜,地上的珍寶會放光,天地溫和地震動,人的疾病都好了,惡念也都消了。我們知道你一定會成佛。」。

原文

  善慧在雪山上修行,因為行、住、坐、臥調適得當,加上勇猛精進的毅力,才過了幾天,就能入禪定,而獲得神通力。就在善慧法喜充滿的當時,燃燈佛出世了。由於善慧的心正專心於禪定,所以還沒看到這位佛入胎、出生、證覺、說法等吉祥瑞相。

  有一天,燃燈佛帶領了數萬名隨從的漏盡比丘②來到了喜樂城,住在善現精舍。當城民知道燃燈佛為了轉法輪而來到喜樂城時,都很高興地準備了許多香花、香酥、醫藥、衣服、臥具等供具,要來供養佛,而且還大大地施食供養隨行比丘。為了恭迎佛的到來,全城的街容多已鋪設得非常美觀,在善現精舍則是擠滿了想要禮佛的人。在禮完佛和聽了佛的開示後,城民都爭相地邀請佛明天去受他們供養。

  剛好善慧於禪定中,飛行過喜樂城的上空,見到這景象,就很訝異地問城民:「你們為何如此地歡喜興狂?」城民回答:「你不知道嗎?燃燈佛為轉無上法輪③而行游四方,現在已來到喜樂城,住在善現精舍。我們將道路鋪設美觀,就是要迎接佛。」。

  善慧知道在世間要聞到佛名,已是很難,更何況親見到佛。於是就向城民懇請讓他參加鋪路迎佛的工作。城民當然贊成了,因為誰都知道他的神通力,所以就將被水阻隔的一段交給善慧鋪設。

  註:①「燃燈佛」又譯錠光佛,生時一切外圍光明如燈,故名燃燈太子,成佛後亦名為燃燈佛。

  釋迦如來在因地修行至第二阿僧祇劫滿時,逢此佛出世,因用五華蓮供佛,還以發鋪地,請佛踏過,因而受記於未來成佛。

  ②「漏盡比丘」就是斷盡心中被煩惱束縛的比丘,也就是聖者阿羅漢。所謂「比丘」是指出家受具足戒之男眾。

  ③佛法譬如法輪,可摧破眾生心中的無明束縛力,乃至成就無上菩提果位。

  「轉法輪」就是演說佛法,將自心之法,轉移於他心。

見燃燈佛

  善慧並未用神通力填修水地,反而一面念佛,又一面費力地搬土填地,才做了不久,就已遠望到燃燈佛。此時,天雨曼陀羅花,又雅樂天音,而且佛的檀德妙香,更是芬芳四溢。總之,佛所到之處都像是變成了天堂,令人嚮往。

  善慧仰望着具足五眼①六神通②的佛,只見到佛的肉髻而看不到佛頂。佛的尊容威儀如獅子而圓滿端直,行止迴旋如象王而莊重安詳,兩眉間宛轉的毫光與身上散發出來的金光,都令天地光明滬耀,壯觀無比。佛慈悲地含笑,那獅子吼般的聲響,也仿佛震動着天地,深遠而柔和。看到佛的三十二莊嚴相③,八十種隨行好④,善慧頓時滿心法喜和無限地敬慕。

  為使佛的莊嚴身相不被泥沙所污,於是善慧解開束髮,用來鋪在水泥地上,同時也伏身臥地,請佛與大比丘們不要踏到泥地,而從其身上踏過。

  善慧又仔細端賞佛的尊嚴風采,心想:「燃燈佛已是成正覺者,可以用法船將眾生從生死苦海度脫到那涅盤岸,而我的神通力卻只能度自己,這也太渺小了。一定也要成佛,證一切種智智慧,乘佛法船,度盡三界世間的所有眾生,斷除心中被三有輪迴束縛⑤之苦。」。

  善慧就以着八個條件,定下了成佛的決心。

  「要為人,為男子,有因緣,見佛,出家,具備德行,奉事服務,發大願心。」。

  註:①「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只有佛才能同時具備五眼。

  ②四聖人(佛、菩薩、緣覺、聲聞)所得神通有六種,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等六通。

  ③「三十二相」是指三十二種尊貴不凡的身相。

  如頭頂有肉髻相、眉間有白毫相……。凡具有三十二相者,在家必為轉輪聖王,出家則必成正覺聖者。  三十二相併不限於佛,可因法界而有次第之分,但總以佛的最殊勝。

  ④「八十種好」是隨三十二莊嚴相而細分為八十種好形相,如無見頂相、口出妙香相……。

  ⑤「三有苦」指眾生執着於三界之欲有、色有、無色有而生死輪迴之果報苦。

佛的預言

  燃燈世尊①已安詳地高立在善慧面前。佛以金色身光照觸着善慧,清澈的紺目慈視着他,然後舒振金臂指着他告訴大家說:「前面這位長發苦行者,將在無量劫②後出世成佛,名叫釋迦牟尼,是迦毗羅城主淨飯王的兒子,母親叫摩耶。後來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成了正覺。成佛後,以十大弟子為上首③,行游四方,教化眾生,最後在拘屍城外的娑羅雙樹下涅盤。」此時,無數的天人八眾④歡喜地說:「渡河者即使未在這處上岸,也能在下一處上岸。我們今世若錯過了燃燈佛,來世還可遇到這位即將成佛的行者。」然後都繞着行者,一一地向他禮拜。

  在佛離去後,善慧就跏趺而坐,忽然聽到十方世界傳來的聲音說:「你一定會成佛。因為從前每位菩薩跏趺端坐時,都有出現許多祥兆,而這些祥兆現在都應現了。天無寒暑,風雨不襲,群花開放,世間寧靜,地上的珍寶會放光,天地溫和地震動,人的疾病都好了,惡念也都消了。我們知道你一定會成佛。」。

  因為佛不虛語騙人,加上十方世界天人的稱讚,更助長了善慧成佛的信心。

  注:①「佛」有十個稱號:

  ⒈如來:心中依般若智慧,現證如實而來,而成正覺。

  ⒉應供:應受人天供養。  

  ⒊正遍知:心中無上正知正覺。  

  ⒋明行足:心中具足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之行。  

  ⒌善逝:心中除一切煩惱,涅盤而去。  

  ⒍世間解:心中能徹底了解世、出世間萬法。  

  ⒎無上士:大雄大力無上證覺者。  

  ⒏調御丈夫:心中善調眾生心性,使心皈依服於正覺正道。  

  ⒐天人師:可為一切天、人的師表。  

  10世尊:佛具眾德,為世所尊仰。

  ②「劫」通常指年、月、日、時已無法計算的久遠而言。

  ③「佛的十大弟子」是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阿難陀、阿那律、優波離、羅睺羅。

  ④「八部眾」即天人、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