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基督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鎮基督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由英國牧師亨維里主持修建。最初建於廣寧城內什字街,稱福音堂,但後來被義和團燒毀。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亨維里在城東門裡購置土地,重建基督教堂及附屬建築。
教堂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中成立後,在基督教堂原址上建北鎮高中。1967年以後,教堂基址被原六十四部隊野戰醫院占用,而後教堂交由歷任部隊占用至今。教堂南北長28米,東西寬36米,占地面積1008平方米,為磚石結構的英式建築。面闊28米,進深16米,底部用三層條石做基。上層用青磚砌築,為圓形窗,人字梁。上覆灰瓦。正面東側建有鐘樓一座,樓下置一門,面闊6米,進深5.5米,與教堂相通。教堂內設有大廳和講堂,門窗、屋頂已被火焚毀,但四壁保存完整。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
文物保護
北鎮基督教堂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