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道(現已更名為麥積區)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屬黃河流域,處渭河中游。東接陝西省寶雞、鳳倒,南鄰兩當、徽縣、秦城區,西連甘谷縣,北靠秦安、清水縣。東西最長120公里,南北最寬50公里。總面積3486平方公里。轄19個鄉、3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555418人,農業人口4438849人,民族16個,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蒙、藏、滿、維吾爾東鄉、土、土家、朝鮮、彝、瑤、錫伯、裕固、布依、壯族等。[1]

[]

城市建設

  辦事處地處麥積區主城區,是全區經濟、商貿、文化的中心,也是區三城聯創的重要成員單位,承擔着大量的 工作,壓力極大。對此,各社區要狠抓「門前三包」責任制的落實,進一步強化周檢查、月評比制度,利用區上開展的「社會衛生日」活動,廣泛發動轄區居民、低保戶、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環境衛生大掃除,及時清理死角垃圾及「牛皮癬」,徹底根除髒、亂、差現象,以乾淨、整潔的市容市貌確保「三城聯創」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是「三城聯創」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綠化工作上,按照市、區三城聯創辦及綠化辦的相關會議精神,街道辦承擔着轄區12家單位綠景工程和庭院綠化達標任務的貫徹落實,這一項硬指標完成。利用即將來臨的春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時機,督促相關單位採取各種方式,全面完成綠化達標任務。區上加大了對舊城及棚戶區的改造力度,在全區確定了18個片區的改造工程。實施了西環道、農機公司、輕工二部招待所及鋼材市場等片區的拆遷。以及實施的火車站以東、東工房片區的開發改造工程,焦化廠社區市場建設和北道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拆遷建設工程;街道理順情緒,確保該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基本內容

北道區政府所在地北道埠是隴上重鎮,稱謂甘肅的東大門,是輻射三省六地市的商貿中心和甘肅隴東南的物資集散地,人曰「旱碼頭」。北道區城鎮建設發展較快,旅遊服務、交通運輸、餐飲娛樂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並有廣闊的前景,常住人口約7.3萬人。

北道埠在隴海線 天水站之濱,華雙公路中段,為甘肅省隴南地區物資集散地,麥積山旅遊區下榻處,通過方便,物資豐富。社棠鎮為輕紡和機械工業中心;馬跑泉鎮為農副產品交流、蔬菜交易重鎮。也是赴麥積山風景區的必經之路。福棠鎮常住人口約33425個左右,甘泉鎮常住人口約30132人左右,馬跑泉鎮常住人口約53584人之多。

社會事業

  街道進一步加大了對城鎮低保戶的審查力度,截止2009年底,轄區享受低保人員總戶數為3172戶,總人數 7873人,全年共發放低保金、各項補貼1500餘萬元,從而確保了這部分人員基本生活的穩定。同時年初對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138戶,231人及時進行了清理清查;對新申請的81戶,226人嚴格審核,及時上報,從而實現了低保工作的良性循環、動態化管理;對轄區798戶享受城鎮廉租房補貼的住戶共發放補助金240餘萬元;全年共對110餘戶參保患者報銷醫療費用90餘萬元,從而切實減輕了這些人員的經濟負擔;對轄區參戰參試人員、孤寡老人殘疾人、轄區特困戶、傷殘軍人及社會-分別進行了慰問和臨時救助,先後共救助了68戶232人,前後共發放各種撫恤金、慰問金86萬餘元及物品若干。通過這些措施,確確實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千家萬戶,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社會勞動保障方面共接收企業退休人員4850人,對轄區七個社區的居民失業、就業、勞務輸出、技能培訓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登記造冊並錄入微機,實現了信息化管理。積極落實了各種優惠政策,開發公益性崗位338個,月發放崗位補貼7.4萬多元,辦理《再就業優惠證》1620多本;新增就業人數553人,其中下崗失業再就業197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