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薹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疆薹草 |
中文名稱 北疆薹草 拉丁學名 Carex arcatica Meinsh.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莎草目 亞科 薹草亞科 族 薹草族 亞屬 薹草亞屬 分布區域 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分布於俄羅斯、中亞地區 組 急尖薹草組 亞組 堅挺薹草亞組 |
北疆薹草(學名:Carex arcatica):為單子葉植物綱莎草科薹草屬下的一個種。分布在中亞地區、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寧夏、青海、新疆、甘肅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3,25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沼澤地、河岸階地以及水旁。
信息
種中文名:北疆薹草
種拉丁名:Carex arcatica Meinsh.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薹草屬
屬拉丁名:Carex
國內分布:產寧夏、甘肅、青海、新疆。
國外分布:分布俄羅斯、中亞地區。
命名來源:[Acta Horti Petrop 18: 336. 1901]
中國植物志:12:400[1]
形態特徵
根狀莖匍匐。稈高20-50厘米,纖細,三棱形,粗糙,基部具黑褐色的葉鞘。葉短於稈,寬2-3毫米,平張,邊緣粗糙。
苞片最下部的剛毛狀,短於花序,無鞘,上部的鱗片狀。小穗2-4個,遠離,頂生1個雄性,圓柱形,長2-3.5厘米;柄長1.5-2厘米;側生小穗雌性,圓柱形或長圓形,長 (1) 1.7-3厘米,寬4-6毫米,花密生;基部小穗柄長10-18毫米,向上漸短。
雄花鱗片長圓形,長約3毫米,棕色,中脈色淡,頂端鈍;雌花鱗片窄長圓形,頂端鈍或銳尖。長約2.5毫米,寬0.7-0.9毫米,紫棕色,具狹的白色膜質邊緣,背面中脈綠色。
果囊稍長於並寬於鱗片2-3倍,近圓形或倒卵圓形,平凸狀,長約2.5毫米,寬約1.8毫米,黃棕色,密生瘤狀小突起,脈不明顯,基部具短柄,頂端具短喙,喙口微凹,口緣生小刺。小堅果倒卵圓形,長約2毫米,褐色;花柱基部不膨大,柱頭2個。花果期4-7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3250米的沼澤地,河岸階地或水旁。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分布於俄羅斯、中亞地區。模式標本采自新疆準噶爾盆地。
薹草屬介紹
薹草屬多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些種是一年生的。有些薹草屬像草坪一樣生長非常密集,也有些長的或短的匍匐生長。它們往往有非常茂密多分支的根莖,有些也成群簇生。莖無節,一般多少呈三角形,下部在楞處往往有粗糙的齒。葉細長,端部是尖的,有時會非常鋒利。
薹草屬一般是雌雄同體的,少數是雌雄異株的。其中不同的種可以分為是單穗的(莖末單穗)、雌花雄花位於同一穗或同一花絮上的(雌花和雄花的形狀一樣)以及多穗的(雌花串狀,雄花穗狀)。有些種類的雌花與雄花交雜在同一穗上,有些是分開的。種子被殼完全包圍,但是沒有像禾本科植物那樣與殼長到一起。
薹草屬植物生長在泥濘、酸質的草地上。牲畜不能吃它們(因為酸性太高)。它們也可以像蘆葦那樣生長在淺水中。一些根比較密集的薹草屬被用來種在沼澤地上或沙地的斜坡上來穩固這樣的斜坡(比如壩或者公路邊的斜坡)。[2]
參考資料
- ↑ 北疆薹草Carex arcatica Meinsh.,植物通
- ↑ 薹草屬,北城百科網,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