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慣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慣鎮位於陽江市東北部,地處那龍河中下游,東北與合山鎮交界,西與陽東縣城接壤,南和雅韶鎮相鄰。北慣鎮投資環境優越,區位優勢較為明顯,是陽江市東北部的交通樞紐和經濟貿易中心。該鎮大力發展經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確立正解的發展戰略,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

基本概況

北慣鎮位於陽江市東北部,地處那龍河中下游,東北與合山鎮交界,西與陽東縣城接壤,南和雅韶鎮相鄰。全鎮總面積113.22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26441畝,其中水田17634畝,旱地8807畝,轄1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148條自然村,人口42482人(2017年)。

全鎮共有黨支部38個,其中農村黨支部13個,社區黨支部2個,機關事業黨支部11個,企業黨支部12個(其中國有企業7個,非公有制企業5個);共有黨員1255名,其中農村黨員833名,女黨員206名,高中以上文化黨員704名,35歲以下黨員386名。

區位環境

北慣鎮投資環境優越,區位優勢較為明顯,距市、縣區分別為13公里和7公里,距通航的合山機場僅5公里,距陽江港和陽江火車站別分為30公里和15公里,緊靠沿海高速和開陽高速公路的出入口,325國道、開陽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成「川」字形貫穿全境,國道、地方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鎮建成區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鎮內有11萬伏和22萬伏輸變電站各1個,日供水能力達4萬立方米的自來水廠1個,通訊裝機容量0.83萬門,中心農貿市場占地1萬平方米,是陽江市東北部的交通樞紐和經濟貿易中心。

經濟發展

近年來,北慣鎮在省、市、縣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把平地村作為固本強基工程聯繫點的機遇,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省委張德江書記視察北慣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農穩鎮,興工富鎮,科教強鎮」的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三線」(三北公路沿線、北北公路沿線、325國道沿線)開發,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大力發展「三高」農業,水果、蔬菜、筍竹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大幅增加;325國道邊工業園區總面積達600萬平方米,全鎮工業企業達300多家,規模上企業21家,產品以五金、皮鞋、食品、塑膠製品為主。初步形成「三線」特色經濟帶,即三北公路萬畝水果經濟帶,北北公路優質稻以及淡水養殖經濟帶,325國道北慣段工業經濟帶。

2005年,北慣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85億元,比上年增長23%;工農業總產值達8.33億元,比上年增長32.43%,其中工業總產值6.54億元,農業總產值1.7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1%和8.5%;農民人均收入4960元,比上年增長8%;總稅收2010萬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國稅入庫1300萬元,地稅入庫680萬元,分別比2004年增長47.69%、53.85%。

獲得成績

該鎮鎮委、鎮政府致力抓好固本強基工程,紮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北慣,全鎮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繼2004年該鎮被省委組織部、省委基層辦授予「省級固本強基工程示範點」稱號後,2005年該鎮又獲得了「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鎮」 、「陽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陽江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鎮」等榮譽稱號,並且在全縣工作實績考核中連續兩年排名第一名。[2]

領導班子

鍾偉彪鎮黨委書記

人大主席負責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陳忠廣黨委副書記

鎮長負責鎮政府全面工作。

周志華黨委副書記協助鎮委書記處理日常工作,分管黨群、政法、統戰、財貿、維穩、重點項目征地。

范 見掛職副書記協助鎮委書記處理日常工作,負責重點項目征地工作.

馮順才黨委委員

武裝部長分管民兵、武裝、消防、治安聯防和應急工作。

利如景黨委委員

副鎮長分管農村、農業、民政、勞動、社會保障(新農合、新農保、城鎮醫保)和信訪工作。

范國清黨委委員

副鎮長分管國土、城建、開發公司、市政、環境保護、房產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

林伯振黨委委員分管組織人事、老幹部、團委和關工委工作。

阮良炳黨委委員分管宣傳和計生工作。

利計象黨委委員

黨政辦主任分管黨政辦和行政後勤管理工作。

林舉健黨委委員

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僑務、城監和環衛工作。

黃仲康黨委委員

紀委書記分管紀檢監察、便民服務中心和工會工作。

鍾月皎副鎮長分管教育、衛生和婦聯工作。

鍾永勝副鎮長分管工業、工交、企業、招商引資、通信、供電、統計。

馮世雪掛職副鎮長分管文化、科技、體育和廣播電視工作。

張 亮掛職副鎮長掛點四平村。[3]

相關視頻

2019年北慣鎮利屋下塘村外嫁女回娘家敬老聚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