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宋皇城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宋皇城遺址

中國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汴梁城的遺址。

地處黃淮之間,控引汴河、惠民河、廣濟河和金水河,具有便於漕運的優越條件,被宋朝定為首都,遂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1]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建國號梁,將其所在的汴州升為開封府,建名東都。改汴州使治所為建昌宮,並對其進行改建,成為北宋東京城的範本。[2]

開平三年(909年),後梁遷都洛陽。至936年〈乾化三年至龍德三年(913-923年)除外〉,洛陽代開封成為行政中心,降開封府為汴州宣武軍。

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東巡汴州,以其衙城為行闕,改稱大寧宮。此後歷後漢、後周開封保持了東京的地位。

北宋四京制

北宋四京: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其中,東京是首都,位於汴梁。西京即洛陽。南京是宋州,不是今天的南京,在今天的商丘,商丘是太祖龍興之地。北京就是盛產香油的大名,今天的河北大名。所以,東京,開封,汴梁這三個名字,在宋朝實際上都是指今天的開封。

北宋皇城重見天日

1981年春,抽乾了潘家湖水,埋在地下的北宋皇城重見天日,從而揭開了北宋東京城考古的帷幕。[3]

經過測量,北宋皇城南北長1090米,東西寬1050米,周長4280米,合宋制剛好七里左右。

這個周長4280米,面積114. 45萬平方米的北宋皇城怎麼樣呢?大家都知道北京故宮是現存最大的皇家建築群,史稱紫禁城的故宮古時一直被視作皇家禁地,其中生活著以皇帝為主中心的皇室人員和服務人員。同紫禁城比,北宋皇城足足多出了42萬平方米,但問題是北宋皇城和明清紫禁城沒有可比性。[4]

北宋時期有皇城無宮城,北宋人口中的禁中大內指的是皇帝起居工作的一個區域,同皇城之間也沒有實際的物理區隔。所以拿北宋皇城和紫禁城比算是降維打擊,不公平。要比,得和套在紫禁城外面的皇城比。明清皇城南北長3724米,東西長2506米,扣除西南角的慶壽寺,面積687萬平方米,是北宋皇城的好幾倍。[5]

實際上,北宋皇城的寒酸是全方位的,北宋皇城不但跟前前後後歷朝歷代的皇城比不了。經過五代十國的無序發展,汴梁城已經成為一個市民經濟極度繁榮的大都市。商業活躍造成的結果城內私搭亂建現象隨處可見,皇城周圍也佈滿了住宅和商服。這種城市對居民來說自然是極好的,雖然道路說不上多寬敞,市容市貌也不算整潔,但是百姓住在這裡樂得舒心安穩。可是適合百姓生活的城市不一定適合皇帝。[6]

七里皇城雖然小,但也還能對付用,如果因為擴建弄出了群體事件,把汴梁城的市民逼上樑山,那問題可就大了。於是太宗皇帝說:「內城偏隘,誠宜開展,遷動居人,朕又不忍。」擴建的念頭算是就此打住。

皇城歷史演進

962-966年(建隆三年至乾德四年),宋太祖對開封皇宮進行重建。先後建大慶、文德、紫宸、垂拱四大殿,崇文院、六閣、景福和國史院、都堂等建築。

新皇城東西寬約1050米,南北長約1090米(合七里余)。後雖又進行改建,而皇城布局未作重大變化。

1113年(政和三年),宋徽宗新建延福宮,皇城範圍增至九里十三步。

1117年(政和七年),建艮岳。

1127年(靖康二年),金滅北宋。

1155年(貞元三年),北宋故宮毀於火。

1158-1161年(正隆三年至六年),金重建開封皇宮,改北宋東京為金南京。明朝改金皇宮為周王府。

1642年(古城在崇禎十五年),和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黃河兩次洪水中被徹底毀壞。

勘探發掘

經過開封市文物工作隊20餘年的艱辛努力,已相繼調查、勘探和發掘了北宋東京外城、內城、皇城三道城牆和城牆上的部分城門以及城內的汴河、蔡河、古州橋等大批重要的遺址,已初步揭開了北宋東京城遺址的神秘面紗。

為研究北宋東京城的起源、發展、鼎盛、衰落特別是東京城的佈局等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考古資料。

北宋皇宮遺址的發現,拉開了北宋東京城考古工作的帷幕。隨後北宋東京城的外城、內城、皇城、金明池、汴河、蔡河等多處重要遺址相繼得到勘探發掘,這些發現對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7]

皇城

又名「宮城」即「大內」。

原為唐代宣武軍節度使署,後梁時以大樑(開封)為東都,將署衙經修建後改稱建昌宮,後晉改為大寧宮。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又增廣皇城東北隅,週七宋里餘(約今8裡多),闢乾元、拱宸等六門。

皇城內宮闕大都依西京洛陽建制,總計約四十餘所,分作不同用途,如常朝則文德殿,聖壽賜宴則紫宸殿,試進士則崇政殿等等,規模極為雄偉壯麗。

皇城為磚砌城牆,四面開6門,其中南牆開3門。這與宮城居中的佈局有關,與唐長安城不同。這種方式也影響了金中都及元大都的規劃。南面正門宣德門遺址位於今開封新街口處,距龍亭公園午朝門約南北400米左右,而北宋大慶殿遺址即位於此間。

里城

第二重內城又名「里城」或「舊城」其始築年代不詳, 唐德宗時宣武軍節度使李勉重建,周世宗曾加營繕。

內城位於外城中央,略偏西北。週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約當今日的開封城。計闢朱雀、望春、宜秋、景龍等十門。

主要用作商業和居民區,也是官署、寺觀等的集中區。原唐汴州城,後梁建都,升為開封府。

遺址相當於今開封市區,形制略呈正方形,周長約25華里。

文獻載有12門,每壁各有3門,城門的舊名表示它聯繫的地區,如宋門通宋州(商丘)、曹門通曹州、鄭門通鄭州。這也說明當時城市與周圍地區在交通及經濟上的聯繫較密切。各城門皆有甕城,通御路的4個門,有門3重,各城門正對,其他城門有門4重,各門不正對。現有各城門位置與文獻記載的相對位置基本上相同。

外城

又稱「新城」或「羅城」,為周顯德三年(956)所築,城周長四十八里多。最外一重為外城,北宋定都開封後,曾多次在後周外城的基礎上重修和擴築。

宋真宗趙恆、宋神宗趙頊重修,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更展築城垣南部,周圍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呈菱形,南北長而東西略窄。

外城闢十二門,又以汴渠、惠民、金水、廣濟四河貫串全城,另設九個水門。外有城壕名護龍河,闊十餘丈。濠內外皆植楊柳,粉牆朱戶,禁人往來。

每百步設馬面、戰棚、密置女頭,旦暮修整,望之聳然。城裡牙道,各植榆柳成蔭。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庫,貯守御之器。有廣固兵士二十指揮,每日修造泥飾。可見其建築完善和防禦的嚴密。外城經考古勘探試掘,已發表了平面實測圖,共有水旱門20個,其中水門7個。除北壁為4個城門外,餘均為3門,城垣平面形狀並不十分規則。城門位置與里城城門相對。勘探實測表明,外城與今開封保存的明清城壁基本平行,東牆距今牆最近為1.4公里,最遠的西牆距今牆2公里。實測東牆長7660米,西牆7590米,南牆6990米,北牆6940米,全城周圍長29公里餘(合29120米),與文獻所記元豐年間擴修後的長度基本相符(據宋太府尺計算應為28250.21米)。

城牆

夯築,現均深埋在地下,一般距地表3米左右,其中保存較好的西牆,寬度為10—20米。已探出旱水門缺口10處,疑為6處旱門和4處水門的遺址,其中南牆的南薰門為一甕城門,略呈長方形。

遺址東西長130米、南北寬80米,甕門在甕圈中部,寬達70餘米,與城內探出古州橋遺址及宋皇宮遺址所在—— 龍亭呈一南北直線,從而證明今開封市區縱貫南北的中軸線—— 中山路,即是宋東京開封城內的中心大道——御街。西牆的新鄭門規模較南薰門還大,門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城門缺口寬達30米,是已發現諸門中保存最好的一處,試掘發現甕門和門道間的路土和幾條明顯的車轍印。

外城裡外都是版築的夯土牆,西城牆經解剖現存高度為8.7米,頂部殘寬4米,底部寬34.2米。城牆夯土層次分明,多採用梅花夯築法。夯土中雜有「 天聖 」、「治平」年號的宋錢,並有多次修補痕跡。另外,城牆外側發現了專為減緩水的下衝力設置的洩水槽,這說明築城技法到宋代又有了新的發展。

城壕

里城及外城牆外均有寬城壕,城內河道較多,號稱「四水貫都」,汴河兩岸是繁盛的街市所在。城內御街橫跨汴河的重要橋樑之一——州橋遺址也已被發掘,橋面寬度達30米,河流對城市佈局及其發展有一定影響。

幹道

以宮城為中心,正對各城門,形成縱橫有序的方格網。其他一般道路及巷道也多呈方格形,或有丁字形相交的,但不見坊裡劃分。在里城和外城間尚有數條斜街,這顯然與唐代兩京嚴整的方格型道路網不同。

住宅和店鋪、作坊等都面臨街道建造,有些街道已成為各行各業集中的地段。

東京城內有四條寬闊筆直的大道,稱作「 御路 」,作十字形相交,分別通向外城的南薰等四正門道旁有人行道、水溝及綠化地。從大道又分出若干縱橫交錯的道路,多呈直角相交,將城區劃分成若干方格形稱作「坊」的居民區商市則設於內城宣德門至州橋以東的潘樓街土市子及相國寺一帶。

以後隨著城市商業的發達,坊與市的界限被突破,商店多沿街設立,城東南汴河東水門沿岸的市區,竟延伸至七八里以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即描繪了這一市區的繁榮景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