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塬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塬鄉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位於關中和陝北的交界處。交通便利,靠近火車站。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62公里。郵編:715602。

1961年建北塬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6公里。面積120平方公里,人口1.5萬。西(安)延(安)鐵路及白(水)洛(川)公路過境。。轄北塬、南修、郝家、馬家河、順孝、楊武、閻家、北張家船、王莊、賀家原、潘莊、卻寨、阿堡、鹿角、悅耳15個村委會。石堡川水庫一支渠從境內經過,可灌溉總耕地的2/3以上。農產以糧食、蘋果、烤煙為主。鄉府駐地北塬街是縣境西北部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1]

歷史沿革

明末農民起義首領王二是鄉內南鹿角村人,於明天啟七年(1627)率眾起義,死後葬於故土,墓冢今猶完好。1961年建北塬公社,1984年改鄉。

農業經濟

自然地理森林覆蓋率為28.8%,植被覆蓋度為36.3%,主要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以及少量喬木林和以蘋果為主的經濟林。境內土壤多屬黃土母質,主要有褐土、婁土、黃土、紅土等7個土類,質地良好,以輕壤和中壤為主,肥力特點是富鉀,缺磷,少氮。

蘋果面積占總土地的3/1,故有蘋果之鄉的俗稱。經銷商遍布於全國各地。

全國五大蘋果產區中唯一符合蘋果生產最適宜區七項指標的縣份。睿智勤勞的白水人民正是依託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承載蘋果栽培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大力實施優果工程,積極推廣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大技術,把蘋果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歷史的高峰。白水蘋果果個碩大,果形圓正,果皮細嫩,潔淨光滑,色紅艷麗,肉質緻密,細脆多汁,酸甜適度,營養豐富,純天然無公害,享譽海內外。全縣蘋果栽植面積55萬畝,人均1.7畝,每年35萬噸優質蘋果暢銷五湖四海,使"中國蘋果之鄉"的美譽名揚天下。

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大豆等;占地有10000多畝。

其次還有核桃、柿子、杏。經濟作物主要有日光溫室大棚菜、花生、西瓜等。[2]

參考文獻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