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北京市文化局直屬單位。

機構簡介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北京市文化局直屬單位,受市文化局的委託,擬訂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的規劃和措施;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挖掘、搶救、研究、保護和整理的相關工作;擬訂非物質文化遺產[1]搶救保護技術標準和工作規範;承擔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工作;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以及從業人員培訓工作。

中文名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隸屬單位北京市文化局

獲得榮譽

2020年4月,獲得「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相關資訊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20工作回顧

2020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疫情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很多工作也不得不放緩或停滯。至今,人們仍需小心翼翼地守護住這漸漸回到正軌的生活。儘管如此,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努力着,努力嘗試用新的方式開啟全新的方式和視野。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CHP)也在這場戰役中不斷地摸索新的工作方式和領域,不斷學習。在這個特殊年份的最後一天,我們簡要梳理今年所做的工作,以期在2021年開展更多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同時,感謝這一年,陪伴、幫助和支持我們的合作夥伴、專家和志願者們。

此刻,CHP與您一起,告別2020,迎接2021。

文化遺產公眾教育項目

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是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CHP)三大工作領域之一。多年來,我們每年都會舉辦多場講座、沙龍、胡同遛彎兒等多種線下活動,今年CHP也開啟線上講座直播的方式與大家交流。

2020年4月18日,我們的第一場講座直播由一位居住在中國多年的比利時朋友翠翠開啟。題為「歷史終將證明,文化遺產保護對於人類的未來至關重要」,講述她在拈花寺居住的這些年,所做的修繕和保護工作。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之際,我們聯合「文博圈」共同舉辦一場以「多元視角下的博物館觀展體驗」為題的講座,三位身在中國、德國、英國的嘉賓分享了各自的專業視角和觀展心得。

利用文化遺產,撬動縣域文旅

2020年8月起,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參與由尚邑學院主辦、人民日報人民文旅聯合主辦的「中國縣域文旅講堂」,在每周五下午通過網易新聞等開啟講座直播,邀請各領域嘉賓講述他們在縣域、鄉村所做的工作,以此推動縣域文旅產業與鄉村振興創新發展的破局加速計劃。

8月至今,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邀請9位嘉賓進行直播,內容涵蓋古城古村落的保護、非遺的生產性保護與社會化應用、傳統手工藝等多個領域。每場講座觀看人數達到5至8萬。

文保沙龍之「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共享與公眾參與實踐項目」

2020年,CHP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支持下,開展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共享與公眾參與實踐項目,舉辦多場媒體沙龍和公眾參與活動。

6月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CHP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共同發起「我們是世界遺產守護者」倡議活動和「我與世界遺產」的作品徵集活動,得到眾多文化遺產愛好者的熱情參與。

我們認為,在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宣傳工作中,媒體的角色至關重要。11月初,在杭州良渚舉辦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日程之一,就是「我們的城市,我們的世界文化遺產」媒體沙龍。沙龍邀請多位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和對話。

青橋計劃——胡同院落微觀察,暨傳統四合院修繕培訓項目

2020年,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受市規劃國土委西城分局團組織委託,在西城團委「青橋計劃」支持下,開展「胡同院落微觀察」項目。項目舉辦期間,我們招募和組織志願者[2]到四合院進行測繪,記錄和保存四合院的基礎數據。同時,配合四合院修繕和保護主題,開展了3場包含口述歷史、傳統四合院和西式洋樓的修繕與利用的講座。

文化之旅——福建古村落考察

11月初,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中華民居,舉辦「看山看水看民居——福建文化之旅」。CHP與多位志願者、文化遺產行業同仁共同在福建多個古村落參觀考察,並與當地管理者、文化學者交流學習。

青少版老北京遛彎兒計劃

什麼能夠代表老北京精神?近期,CHP啟動青少版老北京遛彎兒計劃,招募青少年志願者,點擊查看項目詳情,歡迎報名參加。我們等你的答案。

2020年,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CHP)在合作夥伴機構、專家學者和志願者們的幫助和支持下,一如既往地開展多個項目和系列活動。2021年,CHP期待與大家一起,共同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