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市檔案館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市檔案館是一座中國省級綜合性檔案館,成立於1958年4月,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蒲黃榆路42號。

2014年6月3日起,市民可預約參觀該館的特藏館,一睹乾隆年間的聖旨、毛澤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題詞的手稿等珍貴藏品。

目錄

館藏情況

館藏檔案截至1990年底,有332個全宗,1035614卷,排架總長度6330米。還有其他資料 26834冊。年代最早的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的檔案。清代檔案有誥命、奏摺、執照、房地契及治理永定河道等方面的檔案。民國初期及北洋、日偽和國民黨統治時期歷屆北京政權機關、黨派團體、軍警憲特、公私學校、企事業單位的檔案較為詳盡。革命歷史檔案中有中國共產黨先驅李大釗、鄧中夏、陳獨秀等在北京從事革命活動的檔案和北京地下黨領導群眾進行革命鬥爭的檔案,反映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運動、七七事變的檔案等。反映北京經濟活動的檔案較為豐富,如開辦最早的門頭溝煤礦、石景山鋼鐵廠、冀北電力公司、北京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電車股份有限公司、自來水公司,老字號店鋪「同仁堂[1]」、「瑞蚨祥」、「亨得利」以及銀行、錢莊、商號等。北京名勝古蹟、風土人情在檔案中也有不少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後的檔案較為完整系統,北平和平解放和軍事接管、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三大改造以及後來歷次政治運動、各項建設事業都有詳細反映。

館內設置

館內業務機構有檔案管理一處和二處、檔案收集接待處、檔案史料編研處和檔案技術處等。工作人員70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者1人,中級技術職稱者17人。

館內設有30個座位的閱覽室,可通過計算機檢索,還提供縮微複印等服務。1987~1990年接待查檔者9563人次,調用檔案 79226卷。該館除自辦發行《北京檔案史料》季刊[2]外,還與有關單位合作出版了多種檔案史料,如《七七事變前後北京地區抗日活動》、《日偽在北京地區的五次強化治安活動》、《北京自來水公司檔案史料》和《北京和平解放前後》等。

該館已經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將在方莊小區建立主體建築為17層、建築面積為 1.8萬平方米的新館舍。

特藏檔案

2014年6月3日起,市民可預約參觀該館的特藏館,一睹乾隆年間的聖旨、毛澤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題詞的手稿等珍貴藏品。

據北京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為首次面向公眾開放特藏館,是為紀念6月9日國際檔案館日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其間還將為前50名電話預約的市民提供老照片免費修復打印服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