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原圖鏈接來自 世界中醫藥網 的圖片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國標碼:13899以下簡稱東方學院)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國家中醫藥「211」工程建設高校[1])申辦,2005年國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

學院設有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中藥製藥中草藥栽培與鑑定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等專業。

2007年建立中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委員會,設7個黨總支、26個黨支部。學院已建立校董會、院委會、學位委員會、職稱評定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下設21個行政處室。

根據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定位,加強實踐教學,除校內實驗樓外,校外教學實習基地124家(其中附屬、教學、實習醫院68家,實習基地53家,國家級研究院3家)。在校生15000人,教職工1200餘人,專職教師828人,教授、副教授比例為53.9%。

目錄

特色專業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學生中口碑不錯的專業,公認的最好專業,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醫學基礎、預防保健、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為醫院、學校、社會醫療服務機構的護理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管理工作。

校園文化

東方精神:為中醫藥事業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的建設發展積極主動地發揮個人才智和潛力。

東方人格:坦蕩做人、勤儉辦事、團隊合作。

雙禁四無:禁煙禁酒;無人吸煙、無人酗酒、無人打架鬥毆、無人夜不歸宿。

三風建設:學風、教風、校風。

三感教育:歸宿感、成就感、成長感。

鑄魂抓綱:魂,即信仰、理想。信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理想就是傳承和弘揚中醫藥事業。綱,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育高素質中醫藥一代新人。

一體兩翼:一體,是指東方學院的本科教育為主體;兩翼,一是發展職教系列,開展職業技術培訓;二是開展國際聯合辦學,加快培養適應國內外健康事業的優秀人才,讓更多的東方人走出國門,為世界各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貢獻。

新一年戰略方針:穩定規模、提高質量、深化改革、辦出特色、創新發展。

郵政設置

為方便大學城的師生員工收寄信函,訂閱報刊,市郵政局在大學城開設了郵政分局(現只有ATM機無人工服務)。

附錄

學校領導:田宜春,漢族,中共黨員。長期從事大、中專教學與管理工作。後期致力於現代企業管理研究和實踐,探索校企聯合辦學新模式、新機制,推進企業與公益事業共同發展的辦學理念。出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高等職業教育管委會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董事長、院長。 張文貴,漢族,中共黨員。原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書記。

規模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是由北京中醫藥大學("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申辦,2005年4月國家教育部批准,列入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實施本科層次教育的獨立學院。學院面向全國招生,學習成績合格者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條件者授予學士學位。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位於廊坊市經濟開發區,毗鄰京、津、唐高速公路,北京市公交大巴直達校園,首都城鐵即將開通。學院以培養高素質中醫藥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已形成四院(中醫學院、護理學院、管理學院、針推學院)、八系(中醫系、中西醫臨床系、針灸推拿系、中醫骨傷系、中醫養生康復系、護理系、中藥系、管理系)、三中心(實驗中心、培訓中心、電教中心),十二個專業,十五個專業方向[2]。在校學生13090餘人,教職工1156人,專職教師819人,教授、副教授占54%。2012年4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授予享有學士學位授予權。

視頻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 相關視頻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採訪視頻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渤海校區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