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匍莖點地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匍莖點地梅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匍莖點地梅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報春花目

科:報春花科

族:報春花族

屬:點地梅屬

組:高山組

匍莖點地梅,多年生草本,植株常單生,有時由着生於根出條上的少數蓮座葉叢形成疏叢。 [1]

匍莖點地梅形態特徵

蓮座狀葉叢直徑3-5厘米,從中抽出花葶和2至數枚新根出條;根出條長5-8厘米,幼時被鐵鏽色捲曲長柔毛,老時呈棕褐色,毛稀疏,頂端聚生2-4對新葉。

葉兩型,外層葉舌狀長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不超過1厘米,兩面被白色絹狀長毛;內層葉倒披針形,長2-3厘米,直立或斜升,先端稍鈍,毛被與外層葉相同,但常稍捲曲。

花葶單一,高12-15厘米,帶紫褐色,被鐵鏽色捲曲長柔毛;傘形花序通常多花;苞片線形或線狀倒披針形,長3-5毫米,被絹狀長毛和無柄腺體;

花梗長於苞片,長6-12毫米,帶紫褐色,密被鐵鏽色長毛;花萼闊鐘形或杯形,長約3毫米,分裂達中部,裂片卵形或寬披針形,先端鈍,邊緣帶膜質,先端和邊緣具白色柔毛;

花冠粉紅色,直徑約8毫米,筒部略短於花萼,裂片扇狀倒卵形,先端波狀。蒴果球形,稍長於花萼。花期6-7月;果期7-8月。

匍莖點地梅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800-4000山谷林緣。

匍莖點地梅分布範圍

國內主要分布於西藏聶拉木吉隆等地。國外分布於錫金尼泊爾克什米爾

匍莖點地梅主要價值

西藏地區民間用全草,主要功效是治水腫。

醫藥:【藏藥】嘎滴莫保:全草治熱性水腫《青藏藥鑒》。嘎得那保:花治炭疽,黃水病《中國藏藥》。

匍莖點地梅資料

匍莖點地梅(拉漢種子植物名稱)蔓莖點地梅(西藏植物名錄)尕滴莫布(西藏,藏語譯音)

Androsace sarmentosa Wall. in Roxb. Fl. Ind. 2: 14. 1824; Duby in DC. Prodr. 8: 49. 1844; Hook. f. in Bot. Mag. 102: t. 6210. 1876, et in Fl. Brit. Ind. 3: 498. S882; R. Knuth in Engl. Pflanzenr. 22 (IV-237): 183. 1905; Kitam. in Funa et Fl. Nep. Himal. 195. 1955; Hara in Fl. East Himal. 244. 1966; S. Gould in Hara et Williams, Fl. Pl. Nepal 3: 63. 1982; C. M. Hu et Y. C. Yang in Act. Phytotax. Sin. 24: 224. 1986.

參考來源

  1. 匍莖點地梅,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