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匍莖新麥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匍莖新麥草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亞科:早熟禾亞科

:小麥族

新麥草屬

匍莖新麥草(pú jīng xīn mài cǎo),學名 Psathyrostachys stoloniformis C. Baden, 禾本科新麥草屬的一種植物,叢生的植株稀鬆的,具地下根狀莖。 稈40-60厘米高,有節,無毛的2或3,但是在穗狀花序下面的短柔毛。 葉鞘棕色在基部,通常短於節間; 葉舌0.4-0.6毫米; 葉片內卷在邊緣,兩面粗糙。 穗狀花序長圓形, 軸邊緣具粗毛。 [1]  

形態特徵

叢生的植株稀鬆的,具地下根狀莖。 稈40-60厘米高,有節,無毛的2或3,但是在穗狀花序下面的短柔毛。 葉鞘棕色在基部,通常短於節間; 葉舌0.4-0.6毫米;

葉片內卷在邊緣, ( 2-)8-17 * (0.2-)0.3-0.5 厘米,兩面粗糙。 穗狀花序長圓形, 7-9 * 0.8-1.2 厘米; 軸邊緣具粗毛。 每節,狹橢圓形,具1或2小花通常的小穗3。

穎片(8-)10-12(-14)毫米,具柔毛下部,粗糙。 Lemma(8-)9-12(-14)毫米包括芒,通常是疏生柔毛。 Palea(6.5-)7-10毫米,頂2裂。

鱗被1.4-1.8毫米花葯黃,3.5-4.5(-5)毫米穎果 4.5-4.6 * 1.2-1.4 毫米。花期 以及果期6月7月。 2n = 14×。

Plants laxly tufted, with underground rhizomes. Culms 40–60 cm tall, 2- or 3-noded, glabrous, but pubescent below spike. Leaf sheath brown at base, usually shorter than internode;

ligule 0.4–0.6 mm; leaf blade involute at margin, (2–)8–17 × (0.2–)0.3–0.5 cm, both surfaces scabrous. Spike oblong, 7–9 × 0.8–1.2 cm; rachis margin hirsute.

Spikelets usually 3 per node, narrowly elliptic, with 1 or 2 florets. Glumes (8–)10–12(–14) mm, pilose proximally, scabrous distally. Lemma (8–) 9–12(–14) mm including awn, usually sparsely pilose.

Palea (6.5–)7–10 mm, apex bifid. Lodicules 1.4–1.8 mm. Anthers yellow, 3.5–4.5(–5) mm. Caryopsis 4.5–4.6 × 1.2–1.4 mm. Fl. and fr. Jun–Jul. 2n = 14*.

產地生境

  • Dry steppes; 1600–2500 m. Gansu, Qinghai.

乾燥乾草原; 1600-2500米甘肅,青海。

標本 鑑定信息

學名 Psathyrostachys stoloniformis C. Baden 中文名 毛穗新麥草

鑑定人 J.L.Yang 鑑定時間 19910416

採集信息

採集人 J.L.Yang,R.von Bothmer et al. 採集號 860034 採集時間 19860731

採集地 中國 青海 海拔 2500 生境 習性 多年生,叢生 物候期 無花有果

參考文獻

  1. 匍莖新麥草,植物智,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