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包銀高速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包銀高速鐵路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包銀高鐵是國家規劃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京蘭大通道的一部分,是西北地區連接東北、華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和經濟大通道。設置包頭、白彥花西、烏拉特前旗西、五原東、臨河西、磴口西、鹼櫃、烏海海勃灣、烏海南、巴潤別立、巴彥浩特等11站(其中包銀高鐵包頭至惠農段設置9站,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設置2站),其中包頭站為既有改建,其餘均為新建站。

2018年8月16日,包銀高鐵寧夏段正式開工建設。

基本內容

中文名:包銀高速鐵路

設計速度:250 km/h

總里程:531.246km

所屬通道:京蘭通道

外文名:Baotou-Yinchuan high-speed railway

鐵路等級:國鐵Ⅰ級

估算總投資:546.3億元

輸送能力:單向4000萬人/年

工程概況

主要建設內容

新建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自包頭站引出,經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鄂爾多斯烏海市,至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惠農南站。新建線路419.3公里,設站9座。磴口黃河橋位採用南糧台橋位方案,烏海黃河橋位採用頭道坎橋位方案。同步建設集包聯絡線左、右線共7.1單線公里,本線與臨策鐵路聯絡線3.7公里;改建包蘭線共6.3公里,包西右線1.3公里;包蘭右線繞行1.05公里。

新建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自銀川站引出,至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新建線路110.6公里,設站2座(不含銀川站)。同步建設銀川地區上行疏解線3.5公里,改建包蘭線1.73公里。

主要技術標準

1. 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鐵路等級:高速鐵路。正線數目:雙線。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最小曲線半徑:3500米。最大坡度:20‰(困難地段30‰)。牽引種類:電力牽引。到發線有效長度:650米。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行車指揮方式:調度集中。其他技術標準執行《高速鐵路設計規範》(TB10621-2014)。

規劃遠景年輸送能力:單向4000萬人/年。

2. 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鐵路等級:Ⅰ級。正線數目:單線。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最小曲線半徑:2200米(困難地段2000米)。最大坡度:20‰(困難地段30‰)。牽引種類:電力牽引。到發線有效長度:650米。閉塞方式:半自動閉塞。其他技術標準執行《鐵路線路設計規範》(TB10098-2017)。

資金來源及建設安排

項目總投資約546.3億元,其中工程投資528.2億元,機車車輛購置費18.1億元。其中,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投資477.2億元,資本金比例為70%、計334.1億元;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投資69.1億元,採用全額資本金。項目資本金共403.2億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96.9億元,由企業自籌解決(中央預算內投資另行研究確定);其餘資本金206.3億元(含征地拆遷費用54.1億元),由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分別承擔180.3億元、26億元,地方出資按照相關規定要求使用財政資金等出資。征地拆遷費用依照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規定,經出資各方認可後計入地方股份。資本金以外資金使用國內銀行貸款。

項目內蒙古段與集寧至大同高鐵內蒙古段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地方組建項目公司進行管理,寧夏段納入寧夏城際鐵路公司管理。項目建設工期4年。

建設歷程

2016年5月,鐵路總公司組織了勘查設計招標,天津鐵三院中標。

2016年11月、2017年5月,鐵路總公司分別完成了項目預可研、可研審查。

2016年10月,寧夏與內蒙古兩地近日就共同推進包頭至銀川高鐵項目建設達成一致,爭取2017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2017年4月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劉可為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審議了包頭至銀川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組織召開新建包頭至銀川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督促設計院按照審查意見儘快修改完善可研報告,並聯合內蒙古自治區積極爭取鐵路總公司儘快將可研報告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爭取9月份批覆可研報告,確保2017年內開工建設。

2018年4月,自然資源部通過了包頭至銀川鐵路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預審用地總面積2760.13公頃,其中涉及寧夏境內用地總面積554.5386公頃。

2018年6月,包銀高鐵寧夏段項目規劃選址、節能評估、用地預審等可研批覆及前置文件已全部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加快推進,國家有關部委已確定2018年8月開工建設。

2018年6月7日,包頭市域內項目穩評、環評、國土、規劃等立項前置手續已辦理完畢。

2018年6月29日,包銀高鐵寧夏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覆。

2018年8月16日,包銀高鐵寧夏段正式開工建設。

2019年12月2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批覆意見,正式同意新建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

2020年9月2日,《新建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含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前公示》,線路詳細走向和各車站規模、布置方案均已出爐。

2020年11月17日,寧夏衛視報道包銀鐵路全線首個連續梁0號塊在寧夏石嘴山市順利澆築,標誌着包銀鐵路橋樑上部掛籃混凝土連續箱梁施工正式開始作業。

2021年5月28日,《新建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含銀川至巴彥浩特支線)鐵路項目環評報告》,正式獲得生態環境部批覆。

價值意義

包銀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包頭、巴彥淖爾、烏海、石嘴山、銀川等多個城市,與包蘭線、京包線、呼准鄂鐵路、包西線、太中銀鐵路均有連通,輻射整個寧夏回族自治區與蒙西地區,是寧夏、內蒙古區際主要鐵路幹線,也是西北地區鐵路對外快速客運網的主幹線及西北地區與華北北部、東北地區旅客交通的主通道之一。包銀鐵路的建設可充分滿足內蒙古、寧夏等地的旅客出行需求,對完善國家高速鐵路網布局,優化京蘭通道綜合運輸體系,滿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構建京蘭高鐵通道,加強呼包鄂城市群和寧夏沿黃城市群聯繫,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5]。

將拉近西北與全國的距離,更好地促進少數民族與全國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地推動西部大開發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更好地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鐵路樞紐,包銀高鐵向南、向東高鐵的完善,對於加快呼包鄂榆地區與關中及經濟發達的中南地區互聯互通,更大範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包頭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奠定基礎。

項目建成後,阿拉善盟將結束盟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不通鐵路的歷史,並且通過接入銀川高鐵站就近融入國家高速鐵路網,從而實現內蒙古自治區鐵路大動脈的東西貫通和寧夏、陝西、甘肅等周邊重要城市群的快速無縫連接。[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