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包氏父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包氏父子》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謝鐵驪執導,管宗祥、劉昌偉主演的劇情電影。

該片根據張天翼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聽差老包含辛茹苦地撫養兒子,然而兒子不求上進,老包望子成龍的希望化為泡影的故事 。

該片於1983年上映。

簡介

故事發生在1930年代的江南某地,早年喪妻的老包(管宗祥 飾)在秦府當差三十年,唯一的念想就是把兒子包國維(劉昌偉 飾)撫養成才,有朝一日出人頭地。包國維是省立中學三年級學生,平日裡不思進取,天天和有錢人家少爺瞎胡混,期未考試竟有幾門不及格,學校讓他留級。得到消息的老包愁眉不展、哀聲嘆氣。包國維並不感念父親艱辛,反而覺着有這麼個窮酸父親丟人。老包低三下四借足了下學期的學費和校服費,但兒子卻一昧追求闊少的作派,處處和有錢人攀比。開學後,他受同學唆使,打架傷了人,聯想他放假期間輕薄女同學,學校對他做出了開除學籍的處罰,老包聞訊,自知已無力回天... [1]

精彩花絮

該片攝製組在蘇州拍外景時,劇組工作人員偶然在路上碰到了蘇州滑稽劇團的演員沈小妹,她笑的樣子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就請她扮演片中女學生呂等男一角。但開拍時,和她配戲的演員因病不能上場,劇組臨時從蘇州大學找了個學生救場,沈與新來的搭檔不熟悉,很緊張。導演謝鐵驪啟發她,讓她和搭檔談滑稽戲,逗他笑就可以 。

在拍攝中,劇組需要一個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禮帽盒子做道具,但是市場上買不到,劇組人員決定用蛋糕盒子改裝。為此,導演謝鐵驪親自帶人到蘇州觀前街的食品店要求買蛋糕盒子,食品店沒有不賣蛋糕光賣盒子的先例,就介紹他們去食品加工廠。工廠的人聽說是拍電影要用後主動免費送給他們六個盒子 。

片中扮演老包的同鄉理髮師戴老七的演員是謝鐵驪從蘇州請的真正的理髮師 。

原作中老包一着急就摸下巴,在管宗祥提議下,改成用手拽袖頭抹鼻子的習慣 。

戛納電影節組委會來中國選片時,選中了《包氏父子》,但由於當時電影局的領導不同意,該片未能入圍戛納電影節 。

創作背景

謝鐵驪青年少時代就讀過張天翼的小說《包氏父子》,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早就產生了有機會把小說搬上銀幕的想法。1982年下半年,他正好沒有拍攝任務,便着手改編原作。劇本完成後,得到張天翼的首肯,北京廠的領導汪洋、於藍等也支持他拍攝。但是就在準備開拍時,當時的電影局局長卻要求停拍,後來由於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陳荒煤的干涉,停拍令才沒有下達 。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