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勿破人之婚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勿破人之婚姻—安士全書白話解,有意破壞,當然不可,但女選男,或為男選女,又不能不慎重。有的年齡相差懸殊,難以白頭偕老;有的貧富高低相差太大,不能門當戶對。所以這樣的事,決不能草率將就

原文

男子叫做婚,女子叫做姻。「婚」就是昏夜的意思,說這種事情只能在黑夜實行,不能在白天實行,其中包含有慚愧的意思。「姻」就是隨人的意思,說應當隨人敦分倫理,隨人共享苦樂榮辱,有從夫的意思。婚姻大事,兩姓合好,傳宗接代,融洽親屬關係,不能等閒視之。這樣的大事大都是前世決定的,不但自己不能作主,即使兩家父母也不能作主。從善緣而來的,其和好的想法,不達到目的就不會罷休;從惡緣而來的,其毒害的想法,不達到目的也不會罷休。所以並不是人力能夠輕易的破壞的。那種從中破壞的想法,不是出於私仇,就是出於忌妒。無論是在沒有成功之前破壞,還是在已經成功之後破壞,所犯的罪業都是一樣的。

有意破壞,當然不可,但女選男,或為男選女,又不能不慎重。有的年齡相差懸殊,難以白頭偕老;有的貧富高低相差太大,不能門當戶對。所以這樣的事,決不能草率將就。至於家庭的貧富,相貌的好醜,就不要去計較了。

侍郎孫公,原來名洪,少年時後和一個同窗學友,一起在太學讀書,互相約定有家信到了,都不隱藏。有一天,同窗收到家信,隱藏起來,不給孫看,孫發覺後追問,友說:「信中有一些畫,恐怕會敗你的意興。」孫一定要看,學友只好拿出父親的信,信中說:「昨天夢見到一個官府,很清楚地看見了考生錄取榜,你和孫洪都有名字,但是孫兄名下有一行紅字說,某年某月某天,替某姓人寫了一個離婚協議書,上天責罰,取消名籍。」孫很警訝,學友問他真的有這件事嗎,孫回答:「這就是最近的事啊!我再某州遇見一對老年夫婦,吵架離婚,無人寫離婚書,請我代寫,當初自己並沒有什麼其它的想法。」學友說:「夢境恍惚,不必在意。像你這樣有才學的人,怎麼會考不上呢?」等到考試結束後,果然學友考中,孫洪落榜,這才相信前面所做的夢境不是假的。孫洪因此心情很不高興,學友說:「請您不必憂慮,等我回去時,替您勸兩老復婚,怎麼樣?」於是就問清了兩老所住的地方和姓名。到了那裡後,兩老都還沒有新婚,就把孫洪的事告訴他們,安排酒宴替他們復婚。事情做好了以後,就寫信告訴孫洪,孫洪非常感激。後來孫洪以太學內捨生的名義,免除了省試,一路青雲直上,當了大官。在任期間,每到一處,凡是遇到離婚的事,舊想法調解,保全了很多家庭。

宋朝末年,臨川人王某的妻子被元兵搶走,不屈而死。過了幾年,丈夫想再娶,但總不成功。一天夜裡夢見亡妻對他說:「我已出生在某家,今年十七歲了,再過七年後,當嫁為你妻」。明天派人尋找,果然。遂上門,以禮相聘,ㄧ句話就成功了。這樣看來,夫婦的因緣,能夠輕易破壞嗎?

順治戊戍年科舉考試,點名時,浙江孝廉某某的筆中搜出離婚書,監臨大怒,一頓板子,撤銷他的舉人資格。查問緣故,原來他的同窗想要奪人之妻為妾,他就出謀劃策。首先造謠中傷那個女人,使她的丈夫發怒,想要休妻,然後又從中替同窗作媒,代女人寫好了離婚書,不小心把書稿塞進了筆中。

唉!上天最痛恨破壞別人的婚姻。已經結婚以後,不能輕易說離婚;沒有結婚以前,如果名義已定,也不能變更。從前我鄉有一個衰落的大戶人家,貧窮沒有兒子,只生下了一個女兒,生活費用全靠一個僕人維持。長年累月,主人被他的義舉深深感動,歸還了契約,非常尊重他。僕人有一個兒子,長得聰明秀氣,主人想要把女兒嫁給他,僕人堅決拒絕不敢接受,主人強迫訂了婚,兩家的感情更加深厚。沒有多久,主人夫婦都死了,僕人就撫養他們的女兒為童養媳。過了一年,主人的家族,以門第不當為由,敲詐勒索,要拆散他們的婚約。以至於打上了官司,官府判定毀約。僕人因此敗家,族人又不能撫養這個女孩,女孩因窮困飢餓心情抑鬱而死。女孩死了不久,她的魂附到了族人的身上,訴說自己的痛苦,同謀的那些人,都得暴疾,相繼死亡。[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