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加水分解採用加水分解法合成氧化鋯濕凝膠,再通過低溫低壓乾燥、焙燒等過程製得氧化鋯超細粉體的方法。可以得到粒徑小,粒度分布範圍窄的球形氧化鋯超細粉體,可用於合成精細陶瓷、催化劑等領域。

目錄

產生影響

加水分解及化學處理對芳族聚醯胺共聚芳族聚醯胺纖維的影響

加水分解處理和化學處理對Poly(p-phenyleneterephthalamide)(PPTA;Kevlar49,Twaron105)以及Copoly(terephthalamide(CPTA;Technora,Trevar)的機械性質的影響進行檢討。結果得知,CPTA對於加水分解和化學處理比PPTA略為安定。試料是使用Kevlar49,Twaron10,Trevar103,106以及107。Trevar103是強化彈性體,Trevar106及107係為配向比103略高之纖維。纖維物性之中,以抗拉模數最不同,PPTA是73~84,CPTA是58~61。

處理系以水,氯化鈉水溶液(10%),硫酸水溶液(40%)以及氫氧化鈉水溶液(10%)進行。根據結果,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經由純水處理,PPTA的抗拉強力以及抗拉模數會隨著處理溫度(100~180℃)的上昇而大大降低。CPTA的這些物質則幾乎未改變。PPTA的抗拉物性在氯化鈉水溶液時的變化,和純水相同。

PPTA的抗拉特性會因硫酸或氫氧化鈉水溶液而大為降低,其中又以氫氧化鈉的影響最大。CPTA受這些藥劑處理的影響非常地小。例如,影響大的氫氧化鈉時,抗拉強力的保持率,Trevar約90%。PPTA約30%。

PPTA的脆化過程系由兩種衰減過程組成,各過程的脆化域不同。亦即,衰減時間帶可分為5~70天和3~12小時,前者的反應慢,對象是芯、結晶及非結晶領域,後者的反應慢,以鬆弛而摺疊聯結分子為對象。[1]

酸加水分解法

這種方法已經在日本實用化,每天分解木片100t。濃硫酸法分3個階段,第1階段為前加水分解,把木片用180℃水蒸氣處理2h,半纖維素分解成為單糖或糠醛;第2階段用80%硫酸對殘渣加水分解數分鐘;第3階段降低硫酸濃度到5%-10%,100℃加水分解90min,分離殘糖。[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