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作品名稱:《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創作年代: 北宋

文學體裁:詞

作者:范仲淹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是北宋詩人范仲淹所作的詞。該詞上片由詞人夜讀《三國志》引出了對歷史的評價、下片則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詞》的詩意表達了對人生的看法。全篇採用口語的形式,筆調詼諧幽默,表面上是在宣揚頹廢無為的消極思想,實際上是詞人在表達心中的苦悶。

原文

譯文

昨夜讀《三國志》不禁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權謀機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細一想,與其這樣,還不如象劉伶,喝他個酩酊大醉。

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歲。少年時癲狂無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間那,一段年輕,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貴百萬,試問誰能躲過老冉冉將至。[2]

作品鑑賞

范仲淹現存詞雖然只有五首,但風格多樣,既有豪放沉雄之《漁家傲》,也有委婉綺麗之《御街行》,而這首《剔銀燈》則語同口出,充滿俳諧氣息。據《中吳紀聞》卷五記載:「範文正與歐陽文忠席上分題作《剔銀燈》,皆寓勸世之意:「而范仲淹與歐陽修相識相交並共助新政,時在慶曆三年(1043)至五年(1045)間。後新政落敗,范仲淹貶離京城。按此詞意趣,似不可能作於慶曆新政勵精圖治之間,或許是作於慶曆五年范仲淹貶官外任之時,帶有明顯的牢騷意味。

所謂「勸世」即是及時行樂之意。詞借詠嘆歷史故事表現了人生苦短、功名難恃的人生觀。上闋詠史,因夜讀《蜀志》而慨嘆曹操、孫權和劉備之間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而實際上心力費盡,也都未能稱霸全局。仍是三分天地各自為王。則無不為與無為,何嘗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反不如當年的劉伶,游離於紛爭之外,一醉泯恩仇來得逍遙痛快。這裡實際上隱喻了慶曆新政期間,權豪們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大肆謗毀新政,「用盡機關,徒勞心力」云云,皆是由此而發。語雖涉調侃,而意未嘗不沉痛。

下闋由曹、孫、劉三人跳出,縱說人生與功名的哲學關係。范仲淹把人生分成三個階段:少年、中年、老年。少年痴駿,渾渾噩噩;老年尪悴,力不從心;只有中年,精力充沛,得意盡歡,但也只有匆匆數年,豈能為浮名牽絆,失去人生自由暢快之趣。縱使官至一品,祿有千金,也無法抗拒老之將至、終歸於衰弱的自然規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云云,亦此意也。白居易《狂歌詞》云:「五十已後衰,二十已前痴。晝夜又分半,其間幾何時!生前不歡樂,死後有餘貲。焉用黃壚下,珠衾玉匣為?」范仲淹寫作此詞,時年約五十六歲,且又因黨爭而貶滴外地,其心情之苦悶可知,故以遊戲筆墨總結人生,從白詩中尋覓靈感。貌似通脫,實哀嘆人生之多艱。知人論世,或當作如是觀也。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3]

視頻

范仲淹 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