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刺花蓮子草

中文學名:刺花蓮子草

拉丁學名:pungens

別 稱:地雷草

二名法:Alternanthera pungen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石竹亞綱

目:石竹目

科:莧科

屬:蓮子草屬

種:刺花蓮子草

分布區域:美洲熱帶

南美洲以及中國福建等地

刺花蓮子草莧科蓮子草屬一年生草本;莖披散,匍匐,有多數分枝,鋪在地面20-30厘米,密生伏貼白色硬毛。葉片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倒卵形,頂端圓鈍,有一短尖,基部漸狹,兩面無毛或疏生伏貼毛;腋生,白色,球形或矩圓形,退化雄蕊遠比花絲短,全緣、凹缺或不規則牙齒狀;花柱極短。胞果寬橢圓形,長1-1.5毫米,褐色,極扁平,頂端截形或稍凹。花期5月,果期7月。為一歸化植物,蔓延很快。花被片頂端變成刺扎人,農民對這種植物極為厭惡。 [1]

目錄

刺花蓮子草簡介

一年生草本,莖密生伏貼白色硬毛。葉對生大小不等。苞片及外花被片頂端有銳刺。無意傳入。人畜攜帶傳播,以種子繁殖 。

刺花蓮子草形態特徵

莖披散,匍匐,有多數分枝,鋪在地面20-30厘米,密生伏貼白色硬毛。

葉片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倒卵形,長1.5-4.5厘米,寬5-15毫米,在一對葉中大小不等,頂端圓鈍,有一短尖,基部漸狹,兩面無毛或疏生伏貼毛;葉柄長3-10毫米,無毛或有毛。

頭狀花序無總花梗,1-3個,腋生,白色,球形或矩圓形,長5-10毫米;苞片披針形,長約4毫米,頂端有銳刺;小苞片披針形,長3-4毫米,頂端漸尖,無刺;花被片大小不等,2外花被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凸形,在下半部有3脈,花期後變硬,近基部左右有叢毛,中脈伸出成銳刺,中部花被片長橢圓形,長3-3.5毫米,扁平,近頂端牙齒狀,凸尖,近基部左右有叢毛,2內花被片小,凸形,環包子房,在背部有叢毛;雄蕊5,花絲長0.5-0.75毫米;退化雄蕊遠比花絲短,全緣、凹缺或不規則牙齒狀;花柱極短。

胞果寬橢圓形,長1-1.5毫米,褐色,極扁平,頂端截形或稍凹。花期5月,果期7月。 莖披散,匍匐,有多數分枝,伏生白色硬毛。

葉對生,同一對葉不等大,葉片卵形、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先端圓鈍,有一短尖。頭狀花序無總花梗,1~3個腋生,白色,球形或長球形,長5~10mm;苞片披針形,長約4mm,先端有銳刺;花被片大小不等,2外花被片披針形,長約5mm,花期後變硬成銳刺,中部花被片長橢圓形,長3~3.5mm,扁平,近頂端牙齒狀,凸尖,2內花被片小,凸形,環抱子房;雄蕊5;退化雄蕊遠比花絲短,全緣、凹缺或不規則牙齒狀。

刺花蓮子草生長環境

生於海邊曠地、耕地邊、河漫灘、路邊荒地或乾熱河谷。花期5月,果期7月。種子繁殖。生在路旁陽地,為一歸化植物,蔓延很快。 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分布範圍

原產地:南美洲;現廣布世界溫暖地區。適應能力強,可生長在褐土、鐵礬土、半不毛之地、平原、乾熱河谷等環境下,常見於小溪畔、排水溝道、路邊、農家庭院、海邊曠地、耕地邊、河漫灘、荒地。 南美原產,在福建廈門海邊發現。 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防治

(1)農業防治: ①採取輪作、施用腐熟的廄肥、合理密植、深耕等,綜合運用各項措施。 ②用有經濟或生態價值的本地植物取代刺花蓮子草。 (2)物理防治。在開花結果前,用割草機割去地上部分,減少種子量。 (3)化學防治: ①在開花前每畝使用60~80克20%的草丁膦,兌水30千克,對莖葉噴施。 ②在生長期每畝使用40~200克41%的農達水劑或10%的草甘膦銨鹽水劑,兌水30千克,對莖葉噴施。或在生長期每畝使用40~60克209%的百草枯,兌水30千克,對莖葉噴施 。

刺花蓮子草溯源

刺花蓮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源於中美洲,50年代初以來先後出現在福建(廈門)和海南(昌江)海邊或曠地,其花具刺,成為令人討厭的雜草。另一種原產熱帶美洲的A. paronychioides出現在海南(文昌),廣東(淇澳島)(吳德鄰,1994)以及台灣(彰化、屏東)(Yang Yuenpo and Liu Hoyih, 1996)。

參考來源

  1. 刺花蓮子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