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芒野古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刺芒野古草(學名:Arundinella setosa Trin.)是禾本科、野古草屬多年生草本。稈單生或叢生,質較硬,無毛;節淡褐色,無毛或具短柔毛。葉鞘無毛至具長刺毛,邊緣具短纖毛;葉舌上緣具極短纖毛,兩側有長柔毛;葉片基部圓形,先端長漸尖,常兩面無毛,有時具疣毛。圓錐花序排列疏展,分枝細長而互生,主軸及分枝均有粗糙的縱棱,孿生小穗柄分別長約2毫米及5毫米,頂端着生數枚白色長刺毛;第一小花中性或雄性,第二小花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芒宿存,黃棕色,花葯紫色。穎果褐色,長卵形。[1]
分布於中國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各省;亞洲熱帶、亞熱帶均有分布。生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灌叢、松林或松櫟林下。
稈葉可作纖維原料。葉量少,草質粗糙,適口性亦隨季節變化很大。營養期適口性中等,抽穗後植株老化,適口性迅速下降而不被家畜所採食。生長刺芒野古草的草地,可改造為半人工草地。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 中文名: 刺芒野古草
- 拉丁學名:Arundinella setosa Trin.
- 別 名: 三芒野古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 亞 科:黍亞科
- 族:野古草族
- 屬:野古草屬
- 亞 屬:粟蔗亞屬
- 種: 刺芒野古草
- 命名者及年代: Trin.,1826: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稈單生或叢生,高(35-)60-160(-190)厘米,徑1-4毫米,質較硬,無毛;節淡褐色,無毛或具短柔毛。葉鞘無毛至具長刺毛,邊緣具短纖毛;葉舌長約0.8毫米,上緣具極短纖毛,兩側有長柔毛;葉片基部圓形,先端長漸尖,長10-30(-70)厘米,寬4-7毫米,常兩面無毛,有時具疣毛。
圓錐花序排列疏展,長10-25(-35)厘米,分枝細長而互生,主軸及分枝均有粗糙的縱棱,孿生小穗柄分別長約2毫米及5毫米,頂端着生數枚白色長刺毛;小穗長5.5-7毫米,第一穎長4-6毫米,具3-5脈,脈上粗糙,有時具短柔毛;第二穎長5-7毫米,具5脈;第一小花中性或雄性,外稃長3.8-4.6毫米,具3-5脈,偶見7脈,內稃長3.6-5毫米;第二小花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2-3毫米,成熟時棕黃色,上部微粗糙;芒宿存,芒柱長2-4毫米,黃棕色,芒針長4-6毫米,側刺長1.4-2.8毫米,白色勁直,基盤毛長0.6-0.8毫米,約為稃體的2/5-1/3;花葯紫色,長約1.5毫米。穎果褐色,長卵形,長約1毫米。
主要價值
稈葉可作纖維4102原料。葉量少,草質粗糙,據在江西泰和縣測定,莖、葉比為5:2。適口性亦隨季節變化很大。營養期適口性中等,抽穗後植株老化,適口性迅速下降而不被家畜所採食。刺芒野古草飼用價值較低,耐牧性差,利用不當容易造成草場退化。生長刺芒野古草的草地,可改造為半人工草地。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主要變種
無刺野古草(學名:Arundinella setosa var. esetosa Bor),與刺芒野古草的區別在於第二外稃頂端的側刺全退化。分布於中國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等省區;尼泊爾至印度也有。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乾燥山坡草叢中。
騰衝野古草(學名:Arundinella setosa var. tengchongensis B. S. Sun et Z. H. Hu ex S. L. Chen),與無刺野古草相近,但芒柱不發達,短而,直,幾不扭轉,且小穗較小,第一小花雄性,基盤毛細曲,長達稃體的1/2以上,可資區別。花果期10月。分布於中國雲南西部(騰衝),生於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草叢中。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各省;亞洲熱帶、亞熱帶均有分布。生於海拔216535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灌叢、松林或松櫟5261林下。性喜溫熱,耐熱、耐瘠薄,多生於乾燥的紅壤山坡和丘陵地。在中、南亞熱帶草坡,刺芒野古草是主要的建群種之一,其生態幅度寬,分布甚廣,常出現在不同坡位的不同群落之中,並可在疏林下成為優勢植物。
生長習性
鬚根可深入土層40厘米以下,主要分布於0-10厘米的淋溶層中。據對中國江西泰和縣草山草坡的考察,當氣溫達30-35℃以上的高溫乾旱季節,在地表溫度可高達50℃以上的沙礫質坡地上,刺芒野古草是少數可生存下來的草本植物之一。這時其葉片內卷,葉尖變紅,以半休眠狀態渡過乾熱2113時期,而後又可返青生長。其生育期長達250天左右,3月中旬返青,7-9月份開花結實,11月底進入枯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