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楸樹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刺楸樹皮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566351&sid=1655758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刺楸樹皮 漢語拼音:Cì Qiū Shù Pí |
刺楸樹皮,中藥名。為五加科刺楸屬植物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的樹皮。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殺蟲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癬。[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刺楸樹皮
拼音名:Cì Qiū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Septemlobate Kalopanax
別名:丁桐皮、釘皮、刺楸皮、山上虎、狼牙棒、海桐皮、野海桐皮、刺五加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 Koidz.[Acer septemlobum Thunb.; K.pictum Nakai]
出處
出自《四川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樹皮。
採收和儲藏
栽後15-20年,胸圍達20cm以上,才能採伐。全年均可采,剝取樹皮,洗淨,曬乾。
原形態
落葉大喬木,高約10m,最高可達30m,胸圍達70cm以上。樹皮暗灰棕色,小枝圓柱形,淡黃棕色或灰棕色,具鼓釘狀皮刺,刺長5-6mm,基部寬6-7mm。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柚細長,長8-50cm,無毛;葉片近圓形或扁圓形,掌狀5-7淺裂,裂片三角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不及全葉片的1/2,茁壯枝上的葉片分裂較深,裂片長超過全葉片的1/2;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僅脈上具淡棕色軟毛或除基部脈腋外無毛。傘形花序列 聚生為頂生圓錐花序,長15-25cm,直徑20-30cm;傘形花序直徑1-2.5cm,有花數朵;花萼無毛,邊緣有5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1.5mm,白色或淡黃綠色;雄蕊5,長約2.5mm,內曲,花絲較花瓣長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盤隆起,花柱2,合生成柱狀,柱頭離生。核果近球形,成熟時藍黑色,直徑約5mm;宿存花柱長約2mm。種子2,扁平。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1400m的山坡稀疏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在陽光充足、土質肥沃地段生長良好,不耐乾旱也不耐低濕水澇。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或根插繁殖。
種子繁殖
春季將種子用30℃溫水浸4h,撈出與濕沙層種催芽,10d左右,有30%的種子破胸裂口,即可播種,培育2年,高1m左右時移栽。
根插繁殖
11月從毒株周圍挖取1-2cm粗的根,剪成15-20cm長的小段,層積貯藏在陰涼處,第2年月2月扦插,當苗高66-100cm時,於冬季落葉後至第2年發芽前移栽,按行株距各約3m開穴,每穴栽苗1株。
田間管理
種子繁殖的,當苗出齊後,要淺薅,追肥1次,以後在6、8、11朋各再中耕除草1次,11有中耕除草後追肥1次,第2年3、5月各中除1次,並在3月中耕除草後追肥1次。根插的,在4、6月各耕除草追肥1次。
性狀
性狀鑑別
乾燥樹皮呈捲筒狀或孤狀彎曲條塊狀,長寬不一,厚1.3-3.5mm。外表面灰白色至灰褐色,粗糙,有灰黑色縱裂隙及橫向裂紋,散生黃色圓點狀皮孔,不明顯;皮上有釘刺,長1。3cm,基部直徑1-1.7cm,縱向延長呈橢圓形,先端扁平尖銳,長約3mm,釘刺脫落可露出黃色內皮。內表面棕黃以或紫褐色,光滑,有明顯細縱紋。千周堅韌,不易折斷面外部灰棕色,內部灰黃色,強纖維性,呈明顯片層狀。氣微香,味苦。
以質乾燥、皮厚實、釘刺多者為佳。
顯微鑑別
- 樹皮橫切面:木栓組織由數至十數列細胞組成,細胞類長方形,壁略增厚,木化:釘刺部位基部為徑向延長的木化細胞,邊緣及尖部為纖維。皮層較窄,有石細胞散在,石細胞類圓形,類方形或類多角形,直徑16-81μm,簇晶直徑11-168μm。韌皮部纖維組成4-8條切向延長的長方形束,每束由數個及至數十個纖維組成;篩管頹廢;韌皮薄壁細胞亦含眾多的草酸鉬結晶,射線寬1-3細胞。較老的樹皮外側為落皮層,皮層由數層至十數層木栓細胞環帶組成;皮層與較薄樹皮類同;韌皮部較寬,纖維束環帶可達十數列。
- 粉末特徵:灰棕色。①草酸鈣簇晶極多,直徑12-120μm,以50μm以上的為多見,有的稜角寬大或帶方形,也有簇晶與方晶合生。②草酸鈣方晶大小不一,直徑16-85μm。③韌皮纖維較多,成束或單個散在,甚長,平直或稍彎曲,末端鈍圓,直徑16-40μm,壁甚厚,木化,孔溝明顯,胞腔狹細。④釘刺中纖維大多成束,淡黃色或黃棕色,呈長梭形,末端斜尖或鈍圓,直徑18-30μm,壁厚,木化,斜紋孔稀少,孔溝一般不明顯。⑤石細胞呈類長圓形、類長方形或紋錘形,直徑34-52μm。⑥分泌道多破碎,分泌細胞含有細小油滴。⑦木栓細胞無色或淡棕色。表面觀呈類多角形,壁薄或稍厚,紋孔有的可見。⑧篩管分子端壁極傾斜,復篩板易察見,篩域十數個,呈梯狀排列。⑨澱粉粒稀少,類圓形,直徑2-3μm。此外,落皮層組織碎片甚多,黃棕色或縱橫棕色或紅棕色,紋孔及孔溝明顯。
化學成分
含刺楸根皂甙(kalopanaxsaponin)A[1],生物鹼(alkaloids),皂甙類(glycosides),鞣質(tannin)和揮髮油(essen-tial oils)[2]。
鑑別
量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中,加蒸餾水10ml,於水浴中加熱10min,放冷,取上清液,置帶塞試管中,用力振搖,產生持久性泡沫。(檢查皂甙)(2)取本品粉末1g,加70%已醇10ml熱浸,浸出液濾過,水浴上蒸乾,加濃硫酸-已酸酐試液2滴,顏色由黃變至紅、紫色,後為藍色。(檢查萜類皂甙)
炮製
用水洗淨,去刺,潤透,切絲,曬乾。
性味
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殺蟲止癢。主風濕痹痛;腰膝痛;癰疽;瘡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注意
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
- 1.《四川中藥志》:祛風行血,除濕殺蟲。治腰膝疼痛,風寒濕痹及疥癬。
- 2.《江蘇藥材志》:殺蟲,消腫,排膿生肌。治惡瘡,疽瘺,癰腫,疳痔,咳逆上氣,口瘡。
- 3.《陝西中藥志》:祛風除濕,消炎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濕麻木,關節炎。[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