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刺客系列:失敗的刺客真正的義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刺客

來自網絡的圖片

刺客系列:失敗的刺客真正的義士靈公患之,使鉏麑刺趙盾。盾閨門開,居處節,鉏麑退,嘆曰:「殺忠臣,棄君命,罪一也。」遂觸樹而死。——《史記·晉世家[1]

譯文:

靈公也擔心,派鉏麑刺殺趙盾。趙盾內室的門敞開着,鉏麑看見趙盾的住處極其簡樸,便退出來嘆息道:「殺死忠臣,違背君王的命令,這罪都是一樣的。」說完,頭撞樹身亡。

他是一個不稱職的刺客,關鍵時刻不忍下手,放棄了使命。

他是一個有思想的刺客,為了心中的正義,選擇了自殺。

他就是鉏麑

一個很生僻的名字,先來掃盲。

這兩個字讀作「除尼」。

鉏的意思是鋤頭,但作為一個姓,來頭很大,其中一種說法是鉏姓源自妘姓,老祖宗就是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

麑的意思是小鹿。

很悲催的,沒查字典之前,兩個字都讀錯了。

鉏麑是晉國有名的大力士,跟着一個叫屠岸賈的大臣混飯吃,屠岸賈是晉靈公的寵臣。

這個屠岸賈不是一個好鳥,寵愛他的晉靈公也是一個混蛋。

晉靈公當上國王純粹是一起意外。

晉靈公的老爸晉襄公死的時候,並沒有指定繼承人,當時還是太子的晉靈公根本就是一個兒童,能當得了家嗎?那個時候,「兄終弟及」的觀念還是很有市場,所以,以趙盾為首的大臣們想擁立晉襄公的弟弟當國王。

但是,晉襄公的弟弟還在秦國,回國需要時間。

於是,晉靈公的老媽粉墨登場,祭出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潑婦三絕」,趙盾沒有他爹趙衰那麼老辣,被呱噪得無法忍受,又被這女人用話逼到牆角,無奈改變了初衷。

於是,歷史上就有了晉靈公。

我們知道,「靈」從來就不是一個好的諡號,晉靈公用自己的行為很好地詮釋了「靈」這個很LOW的評價。

晉靈公是個半大的孩子,他最喜歡的遊戲就是在高台上,用彈弓打路上的行人,看見人家東躲西藏、鼻青臉腫,就笑得上氣不接下氣,還好那個時候還沒有槍,要不然就是《辛德勒名單》的中國版了。

國王當然要吃山珍海味,一次,廚子沒把熊掌蒸熟就端上來了,晉靈公一吃,頓時大發雷霆,直接把手藝不過關的廚子咔嚓了。

晉靈公的所作所為,經常被事實上執政的宰相趙盾數落,雖然不至於挨揍,但每次被罵得滿頭唾沫星子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小屁孩子很煩趙盾,就希望趙盾哪天突然蹬腿咽氣。

這個時候,奸臣屠岸賈出場了。

屠岸賈說,我有個門客叫鉏麑,力大無窮,功夫了得,只要派他去把趙盾殺了,就萬事大吉了。

晉靈公小腦袋點得像搗蒜一樣,太好了。

屠岸賈當然不會對鉏麑說出真實的情況,只是說趙盾專權,根本不把國王放在眼裡。

鉏麑飽餐一頓,就出發了。

鉏麑在趙盾家附近潛伏了一整夜,眼看天就要亮了,這時,趙家的大門從裡到外一扇扇打開,趙盾穿着朝服,在大廳里端坐,準備上朝處理政務。

鉏麑看見趙家的裝修擺設都很簡樸,以前也多少聽到過一些傳聞,終於意識到自己即將進行的刺殺很可能是一個錯誤。

他從暗處走出來,說出了一番話,然後撞樹自殺了。

《史記》上這番話是:「殺死忠臣,和違背君王的命令,這罪都是一樣的。」

左傳》上這番話內容就比較豐富:「我,鉏鸒也,寧違君命,不忍殺忠臣,我今自殺!恐有後來者,相國謹防之!」

不但報了字號,說了原因,還對趙盾進行了善意的提醒。

不過,《左傳》上鉏麑的名字被寫成了鉏鸒,這個字念「玉」,是烏鴉的意思。

趙盾很是憐惜,讓人把鉏麑安葬在他撞死的老槐樹邊。

鉏麑最後的提醒很有預見性。不久,趙盾再次遭遇危險。

當時,晉靈公宴請趙盾,埋伏好士兵準備殺死他。趙盾吃着吃着,一個廚子借着上菜的機會悄悄地對趙盾說,國王賞的酒,喝上三杯就差不多了。

趙盾感到了危機,草草吃了點東西,就要告辭。

那邊,埋伏的士兵還沒有集合好,於是放出一條大狗,直撲趙盾。又是這個廚子擋在趙盾身前,三兩下就要了狗命。

接着,士兵沖了出來,還是這個廚子大發神威,兵來將擋,水來土屯,趙盾在廚子的掩護下,成功逃脫。

這個廚子名叫示(這個字第三筆就是一豎,沒有鈎,打不出來,讀作其)咪明,當年在快餓死的時候,受過趙盾的恩惠。

做好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回頭再說說屠岸賈。

這個大奸臣在很多年後掌握了晉國的大權,當時,趙盾已經死了,屠岸賈羅織罪名把趙家滿門抄斬,也因此有了「趙氏孤兒」的故事,成就了程嬰、公孫杵臼兩位名垂青史的人物。

刺客鉏麑,廚子示眯明,還有程嬰、公孫杵臼。

這些人就是真正的「義士」。

相比之下,罷吃肯德基麥當勞的那些「愛國人士」完全沒有可比性。[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