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社會主義之路和工農聯盟
《到社會主義之路和工農聯盟》,研究建設社會主義根本道路與基本條件的著作。尼·布哈林(見「一個經濟學家的札記」)著。1925年在蘇聯出版。中譯本1981年1月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國際共運史研究室翻譯,並收入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哈林文選》中,譯自紐約1967年出版的《俄國到社會主義之路(布哈林選集)》俄文版。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由16部分組成,中譯本約5萬字。主要論述了以下幾個問題:1.只有在工農聯盟的條件下才能走向社會主義。在革命時期,由於工人和農民攜起手共同進行鬥爭,才取得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如果沒有工農聯盟這個條件向社會主義前進是不可設想的。同時指出,工農聯盟中的領導權必然應當屬於工人階級;而在工人階級當中領導作用又應當屬於黨。2.論證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形式、特徵、本質特點以及在不同時期的不同任務。指出,無產階級專政的一般形式就是蘇維埃政權。這種國家政權形式的特徵有着突出的特點:即絕不容許資產階級代表參加國家機關的選舉;限制資產階級的一系列自由;但在前所未有的廣泛程度上實行工人階級的自由;它的一個最本質的特點,就是直接聯繫和依靠龐大的勞動人民的各種各樣的組織網,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並且指出,在戰時共產主義時期,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主要是組織對敵人的武裝抵抗,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而在和平建設時期,它的重心越來越轉到進行改造的事業,轉到進行和平的組織工作,包括消滅階級差別,城鄉差別等等。3.論證了國際革命和蘇聯的關係。認為,沒有其他國家的工人階級的技術和經濟援助,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整個進度會大大延緩,但是畢竟會建成社會主義的。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到社會主義之路和工農聯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 ↑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