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智玄法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別智玄法師》 |
作品名稱: 《別智玄法師》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李商隱 |
《別智玄法師》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1]
李商隱一生和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佛教對其生活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和僧人有密切的交往,特別是和知玄法師關係猶為密切。在李商隱的詩中,有些是直接為僧人而作的,如《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送臻師二首》《奉寄安國大師兼簡子蒙》。臨終前夕,李商隱產生了強烈的皈依願望。這時,他想起了曾執過弟子禮、密切交往過的著名法師知玄,希望通過知玄得到皈依,而知玄此時遠在蜀地,於是只好寄書偈與之作最後的訣別,並表達皈依的願望。《知玄傳》記載,李商隱告語知玄弟子僧徹說:"某志願削染為玄弟子,臨終寄書偈訣別"。因此,此詩是李商隱晚年佛教思想的重要體現,反映了他晚年具有濃厚的佛教思想。[2]
前兩句稱自己年輕時即離家入道,十年之間屢遷道觀。後兩句寫自己漂泊南北都灑淚而別,最後說修道亦多歧路,智玄法師真正稱得上是本師。這首詩感情真摯,語言自然。
詩詞正文
“ | <雲鬢無端怨別離,
十年移易住山期。 東西南北皆垂淚, 卻是楊朱真本師。 > |
” |
— <《別智玄法師》>,<詩詞網> |
白話譯文
打從鬢髮如雲的時候開始,我常會無端地,面對着痛苦的別離。算起來該有十個年頭了!十年的時光不算短,我總是經常變動,掌握不了住山依佛的歸期。
走遍了東西南北,付出的是滿腔辛酸淚,這教我該怎麼說呢?乞玄師傳法,本是我最大的心愿,但現在,又要和你話別了。細想起來,倒像是逢歧路即哭泣的楊朱,才是我真正的本師。
整體賞析
首句"雲鬢無端怨別離","無端"在佛經中是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詞,深受佛典浸染的李商隱在其詩文中也多次使用這一詞語。李商隱對"無端"這一詞語的反覆使用,反映了他對人生的無常幻滅、萬物的瞬息變幻、歷史的是非成敗轉成空有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臨終前,李商隱更是感到了強烈的幻滅感和無常感,自己正當壯年,然而生命就要灰飛煙滅了,和知玄法師也要生離死別了,當然也就生出生死無常之感。
第二句"十年移易住山期"應理解為"因十年移易,而錯過歸居山寺之期"。是說自己十年來,顛沛流離,東奔西走,而屢屢錯過飯依佛門的機會,因而產生了深深的懺悔。
後兩句"東西南北皆垂淚,卻是楊朱真本師",是說經歷巨大的迷茫和仿徨之後,在生命的最後日子產生了強烈的飯依感。這裡首先化用了楊朱臨歧而哭的典故來表達自己的迷茫和仿徨。李商隱在詩文中經常化用楊朱臨歧而哭的典故,以楊朱自比,如"楊朱不用勸,只是更沾巾"(《離席》)。"卻是楊朱真本師",在這裡,許多注家把"本師"兩字誤解了,或認為非指知玄,或認為就是指楊朱。其實,此句是說知玄法師是"我這位楊朱"的"真本師"。因為李商隱告語僧徹"志願削染為玄弟子",希望在臨終前夕徹底皈依佛門,真正成為知玄的佛門弟子,由原來的執弟子禮到"削染為玄弟子"。"卻是"兩字,有人覺得費解,其實二字妙絕,使前後意思急轉,前三句寫李商隱的迷途人生、痛苦人生,後一句寫李商隱的覺悟人生、覺悟境界。李商隱在生命的盡頭,徹底絕望之時,突然大徹大悟:唯有知玄法師才是自己的"真本師",唯有佛門才是自己最後和最好的歸宿。
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3]
李商隱的啟蒙教育可能來自他的父親,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則是他回到故鄉後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這位堂叔父曾上過太學,但沒有做過官,終身隱居。據李商隱回憶,這位叔父在經學、小學、古文、書法方面均有造詣,而且對李商隱非常器重。受他的影響,李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大約在他16歲時,寫出了兩篇優秀的文章(《才論》、《聖論》,今不存),獲得一些士大夫的讚賞。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4]
李商隱早年的貧苦生活對他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實上,他也確實努力承擔起家族的責任。成年後,李商隱曾利用為母親守孝的時間,將寄葬在各地的親屬靈柩遷葬到滎陽。陳貽焮認為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還由於從小孤貧,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經歷使他養成憂鬱、敏感、清高的性格,這些特徵既大量地從他的詩文中流露出來,也表現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5]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