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量比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利量比率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利量比率,是指淨收益除以銷售淨額,有時又稱為銷售利潤率。其中淨收益是由盈虧平衡點之上的那部分銷售量所帶來的。

術語解釋

淨收益,一般指淨利潤。淨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計算公式為: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銷售淨額,是指銷售收入減去當期銷售收入中扣除的項目,如銷售折扣、銷貨折讓和銷售退回等。而不是營業額減去一切開支。

銷售利潤率,是企業利潤與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它是以銷售收入為基礎分析企業獲利能力,反映銷售收入收益水平的指標,即每元銷售收入所獲得的利潤。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盈虧平衡點,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通常是指全部銷售收入等於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的產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