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拜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利拜爾(?~約366年),外文名:St. Liberius,第36任羅馬教皇(352—366)。
教皇(拉丁語:Papa),本意為父親。本身並不具備特殊職權色彩。現任(第266任)教皇為方濟各[1],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教皇官邸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教皇的完整頭銜是:「羅馬主教」。教會很少會使用這個完整的頭銜。天主教[2]認為教皇為初任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的後繼,因此一開始稱呼他為「伯多祿之代表」,直到5世紀時才改稱為這更具權威的「基督之代表」。
人物簡介
任羅馬主教期間曾在阿里烏派與亞他那修派之爭中支持亞他那修的學說,但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提烏斯偏袒阿里烏派,並先後召開353年阿爾(Arles)會議和355年米蘭會議譴責亞他那修,利拜爾同被流放到貝羅亞(Beroia)。皇帝在羅馬另選斐理克斯二世為對立教皇。358年妥協後返回羅馬。羅馬皇帝尤里安實行寬容政策後,重新堅持尼西亞信經立場,譴責阿里烏派為異端。352年下令建造著名的聖母馬利亞教堂,史稱「利拜爾大教堂」。
《尼西亞信經》
《尼西亞信經》( Nicene Creed)是在西元325年第一次召開的教會會議中制定的。是第一個由會議制定並由政府執行的信經。當時亞流( Arius,256-336)及其理論在教會中造成分裂,他主張聖子為聖父所造,因此與聖父本體不同。這種說法被亞歷山大的主教定為異端,但後來卻因為他的口才與政治長才,得到亞歷山大城之外地區的支持,而造成兩派的對立。
參考文獻
- ↑ 方濟各,個人簡歷網
- ↑ 如何正確區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這個終於搞清楚了,搜狐,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