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初秋即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初秋即事》是北宋政治家寇準的作品之一。

寇凖先世曾居太原太谷昌平鄉,後移居馮詡,最後遷至華州下邽。寇凖出身於名門望族,其遠祖蘇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時任司寇,因屢建大功,賜以官職為姓。父親寇湘於後晉開運年間考中進士[1]甲科,後應詔任魏王記室參軍,因屢建功勳,被封為國公,追贈官職至太師尚書令。寇凖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十四歲時已經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詩篇。十五歲時就能精習《春秋》。

初秋即事

寇準軼事

處士魏野[2]與寇凖交好,他作詩稱讚寇凖:「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無樓台相公」的美號就這樣叫開了。據說寇凖初執掌相府的時候,生活還是很奢侈的,那麼後來為什麼會變成「無樓台相公」呢?故事是這樣的——寇凖平時喜歡聽歌,酒余茶後經常叫一些歌女唱歌排憂解悶。有一次,一個妙齡歌女來相府清唱,寇凖見她面目姣好 ,聽她歌聲圓潤,一時興起,就賞她一匹綾緞。想不到歌女還嫌賞賜少,一臉的不高興。

當時寇凖身邊有一個出身寒門的侍妾,名叫蒨桃,她見到這個情形很氣憤,事後就寫了一首小詩《呈寇公》:「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熒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

寇凖讀了蒨桃的詩,很是感動。默默想道:蒨桃詩說的對,這一匹一匹的綾緞,都來之不易,隨心所欲揮霍是不應該的,就堅決改了,從此以後一直保持勤儉樸素的美德。

視頻

初秋即事 相關視頻

古代有人這樣評價,宋朝名相寇準
寇準和宋真宗的想法是一樣的嗎?皇帝我們要當下的和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