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龍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龍材

劉龍材,男,漢族,江西興國人,現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法律調解中心調解員。

個人簡介

他將自己「線上線下體驗式網絡營銷模式」靈活地運用到到門口同城購物平台的運營實踐中,獲得了較為可觀的營銷成績。

文學解讀

之前他創辦過雜誌《流塵》,刊頭由中國陶瓷美術大師題詞,取義詩句「萬里重陰非舊圃,一年生意屬流塵。」中的流塵,對於青年文學,他是這樣的解讀:當不需叩問你的追求與理想,在曲折的單行道上徘徊久了,就迫切需要有一種載體去承擔你追求人生價值的心理歷程,這種心理歷程反應到一種精神訴求上,就是青年文學。

獲得榮譽

1、作品《俏夕陽服務計劃書》入選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報、全國青聯、國際勞工組織共同主辦的「青年恆好」十大優秀慈善創業項目;

2、文化部「我為文化事業建言獻策」論文大賽全國二等獎;

3、獲全國校媒好新聞獎銅獎;

4、獲第十一屆「挑戰杯」江西省二等獎,並任團隊負責人;

5、獲江西省大學生省情網絡知識競賽省二等獎;

6、作品《青春有夢若翩躚》獲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校報好新聞三等獎;

7、作品《書國學經典,寫人生華章》獲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校報好新聞三等獎;

8、獨撰論文《關於提升景德鎮市老年服務產業的建議》獲景德鎮市「2008紫薇杯·我為景德鎮跨越發展獻一策」論文大賽三等獎;

9、獲中國青年報杯「等你在大學」徵文全國三等獎;

10、景德鎮首屆網絡營銷大賽首席評委;

11、獲得由於景德鎮市財政局、景德鎮市國稅局、景德鎮市地稅局聯合主辦的景德鎮市「稅收與民生」主題徵文三等獎; 12、論文《着眼「五個網絡」,贏在網絡營銷》刊載於2011年《職業經理人》及《牛津管理評論》、《中國營銷傳播網》等媒體。

創業故事

在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國際勞工組織的指導下,由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旨在指導、推動各高校開展KAB創業教育課外實踐活動。該活動將整合社會各界的慈善力量,培養大學生具備包含社會責任在內的優秀的創業觀念和技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將社會責任的基因植入中國未來的創業者群體中。關於「俏夕陽」創意從何而來,參賽者之一、我校校報記者團副團長劉龍材講述他們背後的故事。 在今年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決賽中,唯一進入決賽的中國選手周洋打破奧運會紀錄並奪得冠軍。賽後有記者問 「奧運會冠軍對你意味着什麼」,周洋回答:「獲得這枚金牌以後,可能會改變很多,以後會更有信心,也會讓我爸媽生活得更好。」我想這種最簡單也最樸實的願望卻能成就一種最大的動力,讓我們努力向前。 讓我想到把關注、服務老年人和臨終人群作為一項慈善創業項目,是受奶奶晚年的影響。 奶奶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眼睛不太好,一年到頭除了在院子裡走走外,基本不出門。起居都由父母和叔叔嬸嬸輪流照顧,物質生活奶奶都很滿意。 每次寒暑假回到家,奶奶都跟我聊很多,聊些歲月里的陳年往事,往往我只有聽的份兒,有的事情已經說過無數遍,可是,在她看來,多說一遍就像多一種說服力。嘮嗑,也許是她們老年人精神家園裡唯一的角色。 父母和叔叔嬸嬸都有忙不完的活兒,很少有時間陪她聊天,奶奶說過,每次鄰家的王大媽抱着孫子來找她聊天是她過得最充實的時光。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有許多像奶奶一樣的老年孤獨者,他們有兒女,但兒女都不能陪伴在自己身邊,他們也許有很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卻是一大片空白。我們看準 「俏夕陽」,也許能通過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去改善許多老年人的生存狀態。 生活的壓力讓許多人疲於奔命,不得不忙碌於自己的崗位,可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了曾經為我們成長、發展而忙碌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呀!在我們傳統的孝道里,尊老敬老,一脈相傳,每個人都會記得這些,但問題是當今社會生存壓力越來越大,計劃生育的實行使得現在年輕一代養老負擔越來越大,他們已經無法滿足到老人對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需求。 如何解決這些養老問題和空巢問題?一次偶然機會,我在一個網站上看到了一篇題為 《美國臨終關懷對我國養老產業的啟示》的文章,闡述了一些比較新的養老觀念,但文字性的東西只有在書面上才有它的價值,後來我們組成了一個調研團隊,在學校周邊一些老人比較聚集的地方進行走訪,結果是有七成以上老人願意接受「管理式」服務,就是老人們願意和其他老年朋友走在一起,共享老年生活,並接受服務人員的管理和照料。 有段時間,我在想,這和敬老院的養老模式也沒多大差異呀,如果形成產業的話,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核心競爭力。而且這種模式還存在一些疑慮:我們提供的老年服務能否滿足那些老年人的長期的養老需要,還是一條龍式的服務直至他們終老? 帶着這個問題,我們團隊查閱了國內外許多養老機構、組織的資料,對各種組織、機構在模式、經驗方面進行比較,我們發現,在我國,許多養老機構都比較忌諱「死亡」,對老年人都必須面臨的「死亡」這種生命現象都比較隱晦,有的在老年人性化服務形成大篇幅的介紹,關於如何解決老年人臨終問題,幾乎都是「沒有下文」。 越是迴避的問題越能發現機會,我們從如何解決老年人臨終問題入手,參考西方國家「臨終關懷」等概念,初步提出了以臨終關懷為特色,以服務老年人為主的 「俏夕陽」慈善創業構想。 2008年 11月,我們完成的《關於提升景德鎮市老年服務產業的建議》獲得景德鎮市「2008紫薇杯 -我為景德鎮跨越發展獻一策」獲得三等獎。總的來說,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收穫了一份肯定和一份自信。 《俏夕陽老年服務創業計劃書》能夠得到大家的肯定,一方面是人口老齡化、空巢問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是我們提出的臨終關懷和在銷售模式、經營理念等方面進行的創新。 隨着老年人數量的增加,「421」家庭數量激增,調查顯示:有35%的家庭要贍養 4位老人,49%的城市家庭要贍養2~3位老人,如果獨生子女下一代還是獨生子女,那麼第三代就要面對一對年輕夫婦最多贍養 12位老人的局面。同時,獨生子女政策將使得提供養老金的青年人群比例縮小,不少父母將被置於家庭養老危機之下。在這種形勢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理想只能靠尋找其他養老途徑才得以實現。 在首屆「青年恆好」大學生慈善創業項目決賽現場,《創業周刊》主編許革在評價我們的項目時認為,「特色成就項目的生命力,創新成為項目的新引擎」。另外我們項目匯總了我國 2009年以來出台的各種養老政策,這些政策將為項目的實施指明方向。在現場PK中,中央民族大學的選手問了關於我們團隊融資能力的問題,當我說到目前俏夕陽是我們運營的第三個創業項目時,前兩個實現正常盈利,她們沒有再問下去了。這與自己平時的實踐十分不開的。 我們的參賽作品 《俏夕陽老年服務創業策劃書》凝聚了團隊的心血,每次談到我的團隊———和我一樣有創業夢想的夥伴們,我內心都溢滿一種感動,他們同樣是一種「周洋式動力」在支撐着他們前行:他們中有為了父母的夙願而堅持求學,有兄弟姐妹都上大學卻不願放棄心中理想的求索者,有為報答父母、親友的奮進者。我們為這個團隊命名為 「朝旭創業團隊」,與夕陽相輝映,必將熠熠生輝。 在賽後的創業實踐經驗交流會上,我引用了馬雲《贏在中國》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創業的路上需要一如既往的堅持,努力尋求合作夥伴,壯大創業隊伍。[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