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金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金海 這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中選擇瀏覽(共13個義項): 展開 抗日遠征軍老戰士 河北工業大學教授 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浙江籍烈士 河南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北京552路公交車司機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教授 玉林市委宣傳部幹部科科長 蘭州市安全生產監察支隊支隊長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山東省現代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金海 平山縣人民政府原副縣長 天津市濱海新區司法局局長 劉金海 - 抗日遠征軍老戰士 免費編輯 修改義項名 所屬類別 : 其他實業人物相關 劉金海,男,1924年出生於年3月1日生於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候寨鄉尖崗村的書香世家。祖父劉光文是清末秀才,一生教塾,弟子成才者具,最知名者乃國民黨將軍李九思,國民黨河南省黨部書記宋濟春。劉老先生自幼好學,素懷抱負,十八歲離家從戎參加中國抗日遠征軍新六軍(軍長廖耀湘)十四師(師長龍天武)四十二團(團長許穎、寧偉、劉子高)衛生隊做救護工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劉金海

出生地 河南省鄭州市


出生日期 1924年

目錄 1劉金海簡歷 2書法成就 摺疊編輯本段劉金海簡歷 中國遠征軍是根據中美英三國達成的協議組建的,協議約定中國出人,美國出槍炮飛機,英國出生活用品(給養由印度嘎拉兵站負責運送),聯合組成遠征軍,赴印度緬甸抗日。美軍聯絡官史迪威,英軍聯絡官蒙巴頓。中國遠征軍從1942年農曆冬月開始出國,從雲南飛到印度丁江(縣名)。

入伍後,劉金海即奉命徒步經寶雞、漢中到廣元,從廣元乘民船到瀘州,從瀘州改乘機動船到重慶。在重慶休整一個月,乘燒煤炭的汽車到貴州,後改乘火車經昆明到祥雲。行軍歷時八個月,此時已進入冬天。1943年2月,劉金海部奉命到達陸良機場,從陸良飛抵印度的丁江(縣名),在丁江休整訓練一個月,直接開赴緬甸的密支那參加密支那戰役。這場戰鬥最為慘烈,特別是夜間兩軍混戰,分不清哪是日軍哪是國軍,就憑軍裝顏色拼剌刀,肉搏,經過激烈的戰鬥大獲全勝。1944年春節前乘飛機回國到雲南霑益,後又調防到湖南芷江訓練休整待命。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關於受降地點由原預定湖南芷江,後又臨時改在南京。受降地點變更的經過,主要是因在芷江舉行簽字受降儀式比較輕而易舉,而要到敵後解除日軍武裝並接收敵占區則又是難事。因此,"陸總"參謀長肖毅肅在策劃全面受降時,提出一個具體問題:我軍尚未確實控制的城市,若只在形式上舉行受降儀式,實質上沒有軍隊去占領它,日軍的武裝何人去解除?這些城市如何去接管與保衛?在各受降區是這樣,南京城更是這樣。因汪偽組織占據的各機關、部門的文書、檔案及房產的接收,對未來的國府還都關係很大。據此,蕭毅肅主張:應俟我們的武力能確實控制南京後,在該地舉行"中國戰區受降簽字典禮",並立即在該地區解除日軍武裝。各種接收工作也才能在國軍的武裝協助下一併進行。否則,將失去保證。這個方案,經蔣介石核准遂將受降典禮改在南京舉行。國民黨上層一致公認這是個"上策"。所謂"上策",即是因為它能排斥中共軍隊就地受降,由國軍獨家壟斷。根據這個計劃,全國各受降區的分別受降儀式也都是先以武力控制該城市後,再舉行的。

自1945年9月5日起,美械裝置部隊新六軍按照預定運輸計劃由芷江陸續空運南京,分批開赴預定的營房。其先頭部隊是劉金海部第14師,師長龍天武在大校場飛機場着陸後,即來"陸總"前進指揮所報到。"陸總"另電日軍岡村寧次總司令部轉知駐南京之日軍第六軍十川次郎所屬部隊,按計劃克日交出警備任務,限9月6日以前接交完畢。

南京受降儀式後,我們又調防上海駐紮近一年。1946年國內戰爭爆發,我們從上海乘輪船經青島到東北。劉金海被編入青年軍207師(師長羅又倫)擔任青年軍207師一旅(旅長傅宗良、陳大雲、李定一)二團排長。1948年劉金海從東北退到北京,又被編入傅作義部任軍官三團任少尉排長。1949年1月隨傅作義起義,時有葉劍英簽發的五大光榮證件(該證件是要求各級政府對北平和平解放的國民黨起義將士應給予照顧的憑證。因政治原因該證件早已全部銷毀)。

新中國成立後,劉金海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原恩施地區)恩施市(原恩施縣)糧食局先後擔任統計、會計、市場管理及糧所所長等職。57年被錯劃右派返鄉,文革初為免迫害拉人力車週遊東南六省,10年後回鄉栽果園養蜜蜂,80年平反退休。先生無論處何環境都研習書法不輟,或以行軍包為桌,或在車棚下樹枝劃地,或以果園裡土台為案,或在蜂箱上舊紙練筆,或在茅屋裡展紙臨池。無論走到哪裡,必隨身攜帶禿筆一枝,墨水一瓶。先後研習顏真卿、漢隸、秦篆、鐘鼎、金文、甲骨諸體。先生書法經70年磨礪,筆力蒼勁,線條老辣,結體嚴謹,莊重靈動,字字匠心獨具。點畫蘊涵生命律動,筆墨力現濃淡乾枯,猶如生活寫照。改革開放後,先生書法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及金銀獎。79年經世界書畫家藝術認定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合議審定,先生被編入《世界書畫名錄》,後入編《世界書畫家大辭典》《中國文藝名家傳略辭典》等多部大型辭書。現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新加坡共和國新神州藝術院名譽高級院士高級書畫師,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中國藝術投資協會名譽副會長。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河南省鄭州市政協《文史資料》第二十六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專輯·抗戰經歷),收錄了劉金海先生撰寫的《中國遠征軍親歷記》一文。

摺疊編輯本段書法成就 先生書法慧中秀外,間架揖讓,字間提攜,仁現水墨,義貫全篇。其為人處事亦如是。先生妻前夫鎮反入獄,子幼流浪街頭,知後養其成人。弟早卒媳改嫁,留一病子,先生為其治病,供大學畢業。養蜂期間,鄉俚村人,或順道索蜜,或治病配藥,均分文不取。同事友好,遇有危難,主動援手義助。先生書法名聞遐邇,索字求教者若鶩,習書練字之風成。先生不以小善而不為,撰書"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以自勉。故先生室陋而友眾,近行而交遠。

品先生書韻,如空谷高竹臨風,節貞風清;猶寒冬虬枝臘梅,骨傲氣軒;似山巔千年老松,挺拔偉岸。以書品人,先生情操依然。年輕時,為求民族解放而投筆從戎;鳴放時,上以先生"龜兔賽跑"之論令其檢討,因持己見而入獄;文革時,以拉人力車出走十年而抗時政。書"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以明志。香港回歸時,先生激動不已,揮筆寫出《滿江紅·迎香港回歸》以抒懷。在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之際,以筆作歌:"六十年前干戈興,日寇侵我動刀兵。我人淪為鐵蹄下,蹂躪我人八年整。南京殺戮數十萬,白骨成山血河紅。倭寇殘暴無人道,這筆血債何時清!"強烈表達了民族激情。

先生以一生的情操言行,寫出了四個字:德藝雙馨。


詞條標籤: 人物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