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位於豫魯兩省交界黃河北岸孫口鄉境---劉鄧大軍強渡黃河中心渡口處,占地315平方米,共分9個展廳。第一展廳為序廳,中間為強渡黃河大型壁畫,兩側是題詞。

2021年6月,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入選中央宣傳部新命名1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

場館介紹

61年前,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12萬大軍,以 台前縣孫口為中心渡口,在東西長150公里河段上,強渡黃河, 千里 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進攻階段的序幕,成為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一個偉大的 轉折點。當地群眾把劉鄧首長乘船 渡河的孫口渡口親切地稱為「 將軍渡」。

「將軍飛渡處,後人緬懷情。」在當年大軍渡河舊址,台前縣委、縣政府2005年底開始籌資建設「 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目前已建成開館。紀念館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展出有珍貴歷史圖片240餘幅, 歷史文物30餘件,通過大量圖片、文字資料及實物,生動再現了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的動人場景,再現了戰爭年代老區人民和 子弟兵 魚水深情。在「將軍渡」景區,每年都有大批學生和幹部群眾到此舉行紀念活動,緬懷先輩豐功偉績,寄託對先烈的哀思。

第一展廳為序廳,中間為強渡黃河大型壁畫[2],兩側是題詞。第二展廳是戰略態勢,展示劉鄧大軍強度黃河前的形勢。第三展廳是渡前準備,展示為強渡黃河所作的準備工作。第四展廳是強渡黃河,展示劉鄧大軍12萬人以孫口為中心,東起東阿西至濮縣300餘里,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實施寬大正面強渡,一舉突破上有飛機轟炸、對岸有重兵把守的黃河天險。第五展廳為渡河戰役,展示劉鄧大軍渡河後,在廣闊的魯西南平原上,攻鄆城,戰定陶,圍六營,克羊山,連戰連捷,殲滅國民黨正規部隊5.6萬餘人,繼而挺進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第六展廳為人民支前,展示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經過戰火考驗的台前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萬眾一心,同仇敵愾,不怕流血犧牲,不畏艱難險阻,積極參軍參戰,發展生產,踴躍支前,為支援劉鄧大軍渡河作戰、為全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要貢獻。第七展廳為革命兒女,展示參加渡河作戰的重要將領。第八展廳為老區新貌,展示台前人民繼承革命傳統、再創老區輝煌。第九展廳為治黃成就,展示新中國成立後,台前在治理黃河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獲得榮譽

2021年6月,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入選中央宣傳部新命名1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視頻

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 相關視頻

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
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見證「天塹變通途」的紅色傳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