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輔(東漢)
劉輔(東漢) 劉輔,東漢第一代沛王,沛國郡劉氏的開基始祖,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二皇子。建武十五年封右翊公。十七年,郭后被廢為中山太后,因此改封劉輔為中山王,同時享有常山郡。二十年,又改封為沛王。
人物介紹
沛王的封地稱沛國,轄二十一城:相縣、肖縣、杼秋、豐縣、沛縣、臨睢,太丘、建平、鄼縣、譙縣、鄲縣、銍縣、竹邑、蘄縣、符離、谷陽、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國都「相縣(城)」 (今安徽淮北市),史稱沛獻王。劉輔雖是建武二十三年徙封沛王,但直到建武二十八年才到相縣就國, 在位46年。
劉輔在京師洛陽時,與各位王子"竟修名譽,爭禮四方賓客",手下有一大批幕僚、遊俠之士。後因更始帝的兒子劉鯉與劉輔友善,藉助劉輔手下的遊俠把他的殺父仇人劉恭刺殺了,劉輔受到牽連,被捕入獄,受審3天後才被放出來。劉輔經此教訓,從此不與外界遊俠交往,變成一個矜嚴守法、謹儉守節、好學知書的一代賢王。劉輔對經學研究有極深造詣,是漢初著名的學者。他對《京房易傳》、《孝經》、《論語》和圖讖都有研究,曾撰著有《五經論》,當時被人們稱為《沛王通論》。在位期間,得到其弟漢明帝 劉莊多次賞賜。
東漢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六月,沛王劉輔薨於他的封地沛國都—相縣,諡號「沛獻王」。《後漢書。卷三》載:章和元年(公元87年)八月,(章帝)「幸沛,祠獻王陵,征會東海王(劉)政。」
史籍記載
沛獻王劉輔 ,光武帝 劉秀次子,建武十五年封右翊公。十七年,郭后廢為中山太后,故徙輔為中山王,並食常山郡。二十年,復徙封沛王。時,禁網尚疏,諸王皆在京師,競修名譽,爭禮四方賓客。壽光侯劉鯉,更始子也,得幸於輔。鯉怨劉盆子害其父,因輔結客,報殺盆子兄故式侯恭,輔坐系詔獄,三日乃得出。自是後,諸王賓客多坐刑罰,各循法度。二十八年,就國。中元二年,封輔子寶為沛侯。永平元年,封寶弟嘉為僮侯。
輔矜嚴有法度,好經書,善說《京氏易》、《教經》、《論語》傳及圖讖,作《五經論》,時號之曰《沛王通論》。在國謹節,終始如一,稱為賢王。顯宗敬重,數加賞賜。立四十六年薨,子釐王定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