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貽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貽德教授,字永善,1917年出生於江蘇揚州市。

生平簡介

1931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學預科,1940年獲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前身)博士學位。1946年赴法國巴黎大學醫學院留學。1947年回國,曾任上海普慈療養院(現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前身)醫務主任,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副教授,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浙江醫學院教授等職。1951年在上海同濟醫院首創了神經病專科病房。1960年以後,組建了安徽醫學院神經精神科及安慶地區醫院神經科,先後受聘於南通醫學院、安徽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等高等醫學院校,並擔任皖南醫學院神經精神病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曾擔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精神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安徽省分會副會長等職。擔任《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編委,《臨床神經病學》、《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分冊》、《臨床誤診誤治》等雜誌顧問。1978年作為科技界代表應邀參加全國科學技術大會,1990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個人履歷

  1940年劉貽德教授于震旦大學醫學院畢業,時值抗日酣戰,國家存亡之際,先生背起藥箱,開始了艱難的行醫生涯,漂泊於滇、黔、川等地。抗戰勝利後,先生回到上海,受聘於當時華東最大的精神病院-上海普慈療養院(現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前身),作為唯一的醫生受聘,開始了神經精神病學的探索。本着濟世救人之心,先生酷愛上了精神科,也酷愛着精神病人,於是決心遠渡重洋深造。1946年先生赴法國巴黎大學醫學院留學,師從世界著名的神經病學家格林(G..Guillain)教授攻讀臨床神經病學,後在法國著名精神病學家德萊(J.Delay)教授指導下鑽研精神病學,撰寫的論文《苯丙胺休克對精神0症抽象思維的影響》被其導師德萊教授於1950年出版的專著《精神病學臨床生物學法則》引用。先生還曾師從日內瓦大學的德.阿胥黎蓋拉(DeAjuriaguerra)教授,致力於神經病學與精神病學重疊領域的研究,成為教授一生的鑽研方向。1947年10月,先生榮獲法國巴黎大學醫學院腦病與精神病學講座外籍助理職稱。

  懷着拳拳赤子之心,1947年劉貽德教授學成回國。不久,擔任了上海市普慈療養院醫務主任,建立正規病歷,明確醫療規範,培養了數十名醫護人員,堪稱中國現代神經精神科的開山鼻祖之一。先生常引先哲之言:「沒有愛心則不識病人之心」。正是先生的耐心、愛心與細心才換來精神病患者康復後的笑容。對於經久不愈者,有人慾置之」死地」,先生不顧個人安危,筱加斥責,未使病人獲救,先生終身有愧,時時自責。

  劉貽德教授診療疾病水平之高,令人嘆服,對一些疑難病例往往能獨闢蹊徑,語破天機。在當時無CT、MRI的條件下,許多顱內病變,脊髓病變全靠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能做神經系統定性、定位診斷,讓後輩望其項背而莫及。先生治學嚴謹,注重基礎知識,掌握概念力求明確無誤,在繁忙教學之餘,於1955年撰寫出版了當時我國十分希缺的《臨床實用神經解剖生理學》。他常說:「臨床醫學治病救人,不是時裝表演,今朝這個模式,明朝又換個花樣。虛而不實,不經考驗。」他歷來主張只要診斷正確,治療妥善,就是好醫生。欲求診斷正確,治療妥善,臨床檢查務必周詳。請求檢驗驗證也要有的放矢,漫無邊際的「撒網式」檢驗,智者不取,也反映臨床醫生無能,何況任何檢驗均有可能出現誤差。臨床醫生具備辨證邏輯思維,判斷病情或可減少失誤。治療不僅針對患者病症,要全面兼顧,因人是一整體,局部將影響其它器官或其它系統的治療。這是他在臨床教學中經常告誡學生的語言。

  劉貽德教授精通多國語言,講課十分精彩,措辭嚴謹,才華橫溢,旁徵博引。凡是聽過先生講課的人,無不為之傾倒。先生不隨波逐流,不迷信權威,針對世俗對精神病人的偏見,偽學者搬弄反射學貽誤青年,以及上世紀50年代的感應性精神病,鼻吸-治療癔症等問題,他不畏權勢,不顧個人得失,嚴加斥責。並自費印刷了《精神病學臨床講義》,以嚴謹的科學態度闡述了精神疾病的臨床表現。該書成為我國最早的系統闡述精神病學的教材之一。雖然因此在文革中遭受破孩,備受坎坷,但他說:「權勢何所畏,學閥何所懼,是醫生就應該維護患者權益,是科學工作者就應該維護真理。」先生對神經醫學史也頗有研究,尋根探源,是其治學要求。在糾正某些觀點流傳失誤、曲解先賢學說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獨到的貢獻。在1976年「散發性腦炎」作為特殊疾病的專用「病名」,先生就已認為欠妥,而後竟見於大學教材,遂與夏警予先生(註:夏警予先生為劉教授夫人,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合作論文,於1985年對「散發性腦炎」提出質疑。他1954年曾撰文介紹「劉永純綜合徵」,1977年又由夏警予教授詳加闡述,神經病綜合徵以國人命名者僅劉永純一人,迄今近80年,國內外專業名著無不推崇。近年,先生又對精神醫學界的抑鬱症的某些問題,多次發表文章,與同行一起探討,提出重新認識。
[1]


  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鑠、身板硬朗、行動矯健,話語間依舊慷慨激昂,豁達樂觀,依稀可見先生當年風采,一派大師風範。追及「文革」遭遇,先生一笑置之。對學術的追求,先生從未放棄。改革開放後,科學迎來了「百家爭鳴,白花齊放」的春天,先生越發老當益壯,筆耕不輟,與夏警予先生合著了《高級神經活動的症狀與診斷》一書。先生雖近九十高齡,還常診治慕名而來的疑難雜症患者,為他們解除病痛,親自記錄病歷,先生寫得一手好正楷,方方正正,一絲不苟,如先生為人,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醫家的一個典範。

  2010年3月5日凌晨在安徽省蕪湖市駕鶴仙去,享年93歲。

參考資料